中評社北京11月4日電/“清粼粼的水,藍瑩瑩的天。小芹我洗衣裳來到了河邊”,60多年前,經典民族歌劇《小二黑結婚》在北京首演後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新歌劇劇目,咏嘆調《清粼粼的水,藍瑩瑩的天》旋律優美、明快婉轉,更是成為了幾代人的記憶。
《小二黑結婚》是1943年作家趙樹理以發生在山西遼縣(現左權縣)真實事件為原型創作的小說。1952年,《小二黑結婚》被改編成民族歌劇,在思想和內容上把握了原著精髓,在音樂上吸取了戲曲“三梆一落”(山西、河南、河北梆子和評戲)的元素,音樂語言淳樸健朗,曲調充滿草根氣息,戲劇橋段幽默風趣,將包辦兒女婚姻的舊派人物和衝破牢籠的新生人物呈現得活靈活現。
日前,由中國歌劇舞劇院複排的民族歌劇《小二黑結婚》在京演出,第一代“小芹”飾演者喬佩娟任顧問,著名表演藝術家郭蘭英任藝術指導,原總政歌劇團團長黃定山任總導演。為更好地塑造人物,主創人員還到故事發源地山西省左權縣采風,深入到小芹、小二黑的原型智英祥和岳冬至的家中,體驗他們的生活環境,聆聽他們的故事,還與左權盲人宣傳隊的民間藝術家進行了深入交流。
“《小二黑結婚》是中國民族歌劇中最為成功的喜歌劇,寄托著一代代藝術家的思考和探索。與其叫複排,不如叫重排,因為我們在尊重經典、傳承經典的同時,加入了現代理念和青春氣息,進行全新的舞台呈現。”黃定山坦言,“劇中人物對封建勢力的反抗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他們對自由愛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來源:中國教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