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4年開始,伴隨著國家開始出台一系列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政策,柳學友的承包規模逐漸發展壯大。
從外部環境來看,2012年開始,我國出現大量農產品價格高於國際市場價格的現象。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直接衝擊了柳學友這樣的種糧大戶。“國際糧食進口多,而且質優價廉,受國際糧價的衝擊,國內糧價這兩年下降,而且去年自然災害頻繁,”柳學友表示,2016年他認識的70%的種糧大戶效益不好,有不少種糧大戶選擇另謀生路。
一方面糧食價格下降,另一方面成本費用不斷升高。“土地承包費、雇傭村民的工資和農資等費用近年來都在增加,比如今年農資漲了30%左右,”目前,柳學友承包一畝地成本近千元。
除去成本,柳學友一畝地純利潤約200元。“去年選了抗病害能力強的優質小麥品種,畝產900斤,小麥品質也好,所以價格高時飈到了每斤1.3元,平均比市場高出三四角錢,”柳學友毫不諱言指出,2016年受小麥病害多發影響,有種糧戶產量和質量雙雙下降,“他們一畝地賠了一二百元”。
“現在是種糧人最困難的時候,糧價低、賣糧難等,很多人支撐不下去,”柳學友說,一方面希望國家出台調動和落實種糧戶積極性的政策,另一方面種糧戶自己要緊跟市場轉變思路:“要意識到消費者現在是要‘吃好飯’而不是‘吃飽飯’,市場需要更優質的糧食,優質才能優價。”
糧食中介:
收購標準提高,糧商利潤減半
周口市淮陽縣人梁先生從事了十多年糧食中介,每年從農民手中收購逾1000萬斤小麥。
梁先生表示,2016年的日子不太好過。“往年能夠掙到二三十萬元,今年1000多萬斤小麥也就賺了10多萬,一噸賺錢20元左右,利潤和手續費差不多,”梁先生說,利潤減少的原因在於糧食收購標準的趨嚴:“往年入庫篩糧篩得不是特別淨,今年過得有精選篩、比重篩等,篩得特別細,不完整顆粒都篩出來了,但是咱收購糧食的時候沒有過篩子,收的都是毛量。”
實際上,糧食收購標準近兩年一直在趨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