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3日電/記者日前從業內獲悉,由商務部制定的《關於規範和促進拍賣行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經內部印發,將很快發布。《意見》中首次提出將建立拍賣企業經營異常名錄、服務失信“黑名單”等制度,首次明確了建立跨部門的拍賣管理工作機制。《意見》還提出將拍賣行業的日常監管納入年度核查報告,研究發布不適合拍賣的標的指引,規範網絡拍賣活動等系列舉措。
作為內貿流通領域的重要部分,我國拍賣行業近年來穩步發展,其價格發現、公平交易等作用進一步顯現,已逐步成為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根據商務部全國拍賣管理信息系統統計,截至2015年12月,我國內地拍賣企業共有6831家,分支機構243家。2015年,拍賣行業成交總額為4635.2億元,在第三產業“其他服務業”生產總值中占比為3.54%,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比為1.55%。
近年來,伴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拍賣行業也呈現出新的趨勢。從成交額來看,自2010年起,拍賣行業在宏觀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等因素影響下,經歷了成交額從2010年的6648.2億元到2013年的7001.7億元,再到2014年5556.4億元和2015年的4635.2億元,2016年延續了市場調整態勢。
在市場調整的同時,拍賣業務結構也發生了新的變化,股權債權、文物藝術品等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拍賣業務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015年,涉及股權、債權、產權類的拍賣業務明顯增長,成交405.27億元,同比增幅40.01%。此外,網絡拍賣發展迅猛。
不過,拍賣行業在新形勢下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網絡拍賣發展迅速,行業監管不到位,不規範行為時有發生。正是基於拍賣行業出現的新的變化,作為我國拍賣行業的主管部門,商務部為進一步促進拍賣行業適應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健康、有序發展,制定了《意見》。
依據《意見》,將依法依規對拍假、假拍等各類違法違規經營進行治理,運用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強化拍賣行業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和服務內容,查處各類違法拍賣活動。此外,完善對拍賣標的的監管。研究發布不適合以拍賣形式交易的拍賣標的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