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定調高校思政工作:培養社會主義可靠接班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02 10:47:11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天下將興,其積必有源”。高等教育是社會精神的一座燈塔,高校師生是實現中國夢的生力軍。“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視。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用三個“事關”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事關辦什麼樣的大學、怎樣辦大學的根本問題;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朱繼東等學者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談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解決好培養什麼人的問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核心,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關鍵所在。

  “三個事關”定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

  高校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早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在第二十三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作出重要指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應“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去年12月7日至8日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又一次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北京大學黨委教師部副部長宇文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總書記強調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但是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思想的重申,更是對當今高等教育辦學方向與內在靈魂的規定。

  此次出台的《意見》,其總體內容貫徹了習總書記關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提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個“事關”,進一步強調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

  “隨著全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高度重視,如何科學加強廣大高校領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意識形態能力,成為越來越多理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關注的話題之一。”朱繼東告訴記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核心,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關鍵所在。

  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的可靠接班人
 
  習總書記在去年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從實現黨的執政使命、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人才支撐的戰略高度,深刻回答了“辦什麼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和“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他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

  此次出台的《意見》分為七個部分,包括“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加強對課堂教學和各類思想文化陣地的建設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和專門力量建設”等方面。其中,有不少內容值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重點關注:

  “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思想: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黨的建設貫穿始終,著力解決突出問題,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黨的團結統一,牢牢掌握黨對高校的領導權。”《意見》提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五個基本原則。

  “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切實抓好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教育,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教育,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意見》指出要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教書育人全過程,引導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韓振峰認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解決好培養什麼人的問題。高校的核心任務就是育人,培養什麼樣的人是至關重要的大問題。“決不能只看業務水平、不看政治素質。”朱繼東認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必須從內心深處真正高度重視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為核心的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必須有過硬的意識形態能力。高等院校尤其是在選人用人時,要真正堅持又紅又專、德才兼備的標準,從而引導所有高校領導、黨員師生都能在事關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幫助廣大非黨員師生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堅定理想信念。

  要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

  對於今天的高校來說,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始終是一個根本問題。正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之為大,就是在授業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啟人以大智,使人努力成為棟梁之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確定了,如何去培養人?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去年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提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要求:“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創新學術話語體系”,尤其是“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活起來,創新工作內容是根本,同時也離不開鮮活的教育載體與表現形式。”華東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曹文澤曾撰文指出,工作內容的源頭活水和教育載體的鮮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能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生動活潑。

  “要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要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意見》更加細化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部署,提出要加強學生互動社區、主題教育網站、專業學術網站和“兩微一端”建設,運用大學生喜歡的表達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時,要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建設,積極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引領作用。

  “人文社會科學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朱繼東向記者談到,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和研判這些問題和挑戰,不回避高等教育的意識形態屬性,在學術研究中堅決反對評判標準的西方化,堅決不搞所謂“自由主義”“中立主義”的評價。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創新學術話語體系,建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價體系,努力構建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引導廣大專家學者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來源:人民日報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