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京世園如何打造會呼吸的“萬花之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18 10:56:40


(圖片來源:網絡)
  中評社北京3月18日電/北京世園地上鋪“海綿”,地下建管廊,屋頂納陽光

  打造會呼吸的“萬花之園”

  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是繼2008北京奧運會之後,由國家主辦、北京市承辦的又一重大國際盛會,是中國向世界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促進綠色產業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台。

  作為集中展現我國綠色發展理念的“萬花之園”,北京世園會園區究竟用了哪些先進技術,如何實現“綠色園區、海綿園區、智慧園區”的建設目標?目前,北京世園會進入如火如荼的全面建設階段,記者前往現場進行了探訪。

  海綿園區:

  90%雨水可得到收集和利用

  剛開春,記者在建設現場看到,原有魚塘水已被抽幹,十幾台挖掘機緊張作業,每天挖出1萬方土,拓展魚塘面積,形成規劃中的嬀汭湖;這1萬方土被拉到幾百米外的地方,就地平衡堆築成山體,5台強夯機不停地把20噸的重錘砸向山體,以增強山體穩定性。預計到3月底,規劃中的天田山和嬀汭湖主體就將呈現在人們眼前。

  北京世園會園區位於延慶新城集中建設區西部,橫跨嬀河兩岸,總面積503公頃。據介紹,北京世園會園區以“一心、兩軸、三帶、多片區”為園區整體結構布局。其中,“一心”即指核心景觀區,利用現有廢棄魚塘,營造景觀水面,與嬀水河相依,形成一片連綿水澤。受《史記·五帝本紀》“舜居嬀汭”的啟發,設計者將這一景觀命名為嬀汭湖。

  “我們運用中國傳統的叠山理水手法,拓展現有魚塘,營造湖面景觀。其間產生的土方,就近堆出山體,建設 ‘五穀豐登、山花爛漫’的梯田式花田景觀,傳承與展現農耕文明的生態智慧。”北京世園會景觀設計師嚴偉說。

  北京世園局常務副局長周劍平表示:“堅持生態優先、師法自然的理念,我們要降低開發強度,最大程度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擾動和破壞。”記者了解到,北京世園會園區採用低影響開發技術,將現場規劃、土地開發和具有生態保護作用的雨水控制技術結合起來,盡可能維持或恢復開發區域開發前的水文特征。

  “低影響開發”是多年前國外提出的概念,它要求在城市建設、開發過程中,不能超過現有的徑流系數,不影響原有的生態環境,讓自然的濕地、公園、蓄水池等裝置吸收降雨,並通過淨化裝置把它們重新利用起來。

  “簡單地說,就是園區像海綿一樣將降水吸收,不讓這些降雨大量溢出,不僅能解決內澇問題,同時還能補充水資源。”北京世園局副局長葉大華介紹。園區的人行路採用透水鋪裝,路側設置了與自然地形相結合、既能收集雨水又能營造景觀的生態草溝,輔以盲溝等其他排水設施,可匯集園區內90%的雨水,至嬀汭湖等三處景觀水體。收集的雨水經濕生植物淨化水質達標後,可用於周邊植被的灌溉,多餘的部分可排入嬀水河。

  地下管廊:

  智慧管理徹底告別“馬路拉鏈”

  現代生活離不開水、電、天然氣,它們通過埋在地下的管線輸送,維持城市的正常運轉。由於管線錯綜複雜,建設或者搶修工作經常導致道路重複開挖,有的道路甚至長期處於維修階段,被生動地比喻為“馬路拉鏈”。這種現象,在北京世園會園區將得以避免。

  據悉,園區採用了先進的地下綜合管廊的設計,能夠有效保障市政管線的日常安全管理和應急維修,實現園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集約高效,在美化園區景觀的同時,提高園區綜合承載能力。

  蔚藍的天空下,一台台挖掘機伸長“手臂”,在剛剛解凍的土地上奮力下挖,身穿橙色工作服的施工人員穿梭其中,有序指揮調度……這是記者前不久在地下綜合管廊開工現場看到的場景。

  據介紹,北京世園會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總長度3.34千米,工程設計採用三艙結構,安排熱力、燃氣、給水、再生水、電力、電信等入廊,沿園區南路等6條主要道路設置,包括1條主管廊,5條支管廊,並與周邊的地下管線連通配套。

  “地下管廊就是將各種地下管線統一放在地下的走廊內。”葉大華說,城市裡大部分管道直接埋在地下,各條管線連接起來形成一張網,如果管線出問題,就需要破開路面施工。而管廊則是一個通道,多位於人行道、綠化帶下方,將這些管線合理地收納其中,如果需要擴容、維修工作,工人只需要通過進料口進入操作,免去了經常性破開道路的麻煩事。

  北京世園局總體規劃部部長許紅介紹,以往10多根管線在同一路基下直埋敷設,每隔幾米就要設置檢查口供人員進出作業,有限的路面布設著較多井蓋。而北京世園會的園區南路上,僅會出現極少的井蓋,路面風貌及通過舒適性都會大不一樣。

  這是延慶區首個地下綜合管廊工程,智慧化管理是其亮點。一旦園區內部地下管線突發異常,2公里以外的運行控制中心僅用幾秒鐘便可收集到相關數據並發出警報。同時可精確鎖定異常管道位置,運行人員就能及時對異常情況進行處理。若遇複雜情況,維修人員還可從入口直接進入地下管廊作業,徹底改變了以往挖開路面、斷路施工、“開膛破肚”的搶修方法。

  綠色建築:

  中國館等場館節能率達到50%以上

  隨著環保意識增強以及建築科技進步,發展綠色建築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在北京世園會園區,綠色建築理念將以全新的方式展現在人們面前。

  據葉大華介紹,北京世園會中國館設計方案已經確定,即將開工建設。方案汲取農耕文明的生態智慧,集綠色技術和建築藝術於一身,將成為最高級別的三星級綠色博覽建築。建築不僅體現本土文化與現代科技的融合,也將使本屆世園會建設成為歷屆中最為節能和節水的一屆。

  根據今年2月1日開始實施的《綠色博覽建築評價標準》,“綠色建築”分為三個等級:當綠色博覽建築總得分分別達到50分、60 分、80 分時,綠色博覽建築等級分別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

  國內綠色三星建築屈指可數,因為它不僅需要巨資打造,技術要求也相當嚴苛。在綠色博覽建築評價體系七大類指標中,節能所占的比重最大,這也是世園場館設計師們所追求的目標和方向。以中國館為例,它運用了最前沿的綠色理念和生態環保技術,使之成為節能的典範。據測算,中國館採用綠色技術,能降低采暖和空調能耗需求50%以上。

  首先,中國館在設計時將梯田的元素運用到建築設計中,利用土壤恒溫的特點,將基座覆土巧妙地作為一種被動式技術用於降低建築能耗。

  其次,展館不同部分根據人員活動需要,專門進行了空間差異化設計,觀景平台和首層的“半室外空間”,讓人們有機會在滿足基本舒適度的前提下,享受陽光和微風,充分領略自然、融入景觀,而這一設計同時又能節省大量能源。

  除此以外,專門設計的地道風系統還能大幅減少空調和采暖系統的使用時間,地道風技術在風進入室內時利用地道,在夏季對室外空氣預降溫,在冬季預升溫,利用土壤溫度變化幅度小、蓄熱能力強的特點,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符合中國傳統建築式樣的坡屋頂、琉璃瓦與光伏發電系統實現一體化,再現中國古典建築神韵的同時,兼顧了日光照明和光伏發電提供清潔能源的平衡。“總之,一系列綠色技術的採用,使得中國館成為一座有趣的建築,非常值得期待!”葉大華說。

  據介紹,北京世園會園區預計2018年底完工,交付展陳布置。到2019年,海內外的遊客將在嬀水之濱,領略“萬花之園”的風采。

 (來源: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