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3月份,他有個朋友看上一套房,房主幾次漲價,最後談好600萬元成交。臨近簽合同,房主接了個電話,說有人要加10萬元,問這邊要不要漲。他的朋友氣得沒顧上法律,在大馬路上把對方揍了一頓。
房價的飛漲不止發生在北京。去年春節,張志遠有個親戚開車去涿州,路上就讓樓盤推銷員給攔下了。到了售樓處一看,滿屋子都是人,當時就交了2萬元定金買了套房,說是“讓氣氛給包圍了”。現在那套房子已經漲了200多萬元。
“現在這年頭,買房子真跟買白菜一樣。”張志遠斜靠在椅子上,身穿一套綢料的深色唐裝,腳上一雙黑色布鞋,看起來像個地道的老北京。
因為經常看房,張志遠的微信裡有北京各個地方的房地產中介,“經常聯繫的就有二三十個”,但是這幾天,他聽經常聯繫的中介說,新政之後房市成交量下降了七八成,有的中介因為拉不到業務,開始離開北京,跑到承德、唐山,最遠的去了海南。
張志遠買第一套房時,花了3萬元。那會兒商品房在中國市場出現已經將近20年,但很少有人買,大家還都等著單位分房。“我要不是因為沒分上,也不會花那個錢。那時候一個月才掙一千塊。”張志遠說。那時他剛剛辭了事業單位的工作,開始做生意,需要庫房,就在相當於今天的五環邊上買了一塊農民宅基地,周圍都是大片的荒地和村子。
為了買上房子,他們兩口子抱著孩子在村裡住了一年,大冷天挨家挨戶打聽有沒有人要賣房。
“那時買房子真是為了住啊。”張志遠感慨。結婚後一年之內搬了5次家,好幾次都是被房東轟出來的。過了20年,他還會時不時想起當年吃過的“沒房的苦”。到現在,他們總共搬了十幾次家,只不過後來的幾次,都是在自己的房子裡搬進搬出了。
他從東五環的村子,搬到東三環的樓房,後來為了孩子上學,又搬進了東二環。
如今,買房賣房幾乎是他唯一的事業,曾經用來住的房子也不只是容納家庭那麼簡單。
他曾買過將近一年的股票,投了30萬元,最後只有幾千元收益。就連做生意,都不如他在房子上的收益多。
2004年的時候他第一次貸款買房,每個月要還1500元,相當於一個人一個月的工資,也咬著牙扛了下來。那時貸款政策剛放開不久,周圍知道的人都很少。2011年北京出台限購政策之前,他買了截至目前最後一套房,也是唯一一套純粹為了投資的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