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楊玲抵達成都後,拖著行李箱來到了高校的共享宿舍。入住時,她被要求刷身份證。
“程序上,與住旅館或者賓館一樣。”楊玲交了100元押金,領到了一張校園一卡通,住進了101房間。她的房間不大,兩側各擺放著兩架高低床,整整齊齊,地面鋪陳了一小塊四四方方的民族風地毯,就連潔白的被子上也綉上了民族風的花紋。
“我喜歡這股民族風!”楊玲說,她來之前,一個朋友向她推薦了這里的共享宿舍。來成都,她除了想去看看玉林路的小酒館,逛逛寬窄巷子、杜甫草堂等景點外,還想體驗一下西南地區不同的高校風情。聽說成都高校有共享宿舍後,她便決定去體驗下這個新鮮事物。
住在校園里,楊玲感到特別親切,也特別有安全感。“第一天晚上,我洗了澡倒頭就睡,睡得特別踏實,感覺特別好!”她說,由於是在學校,她甚至都沒有問住一晚要多少錢。在成都的高校,她還用一卡通逛了圖書館,吃了早餐,就與在寧夏學校里一樣。一句話,各種放心和舒心。
13日,楊玲另外兩個小夥伴也要從寧夏趕過來,她說:“在我的力薦之下,我們會一起住在共享宿舍里。”
盤活閑置資源 高校開放宿舍、體育場館
遠行,入住高校宿舍的新鮮事兒,楊玲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早在今年7月24日,來自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的大學生宋欣榮就成了首個入住共享宿舍的旅客。當時,他到成都實習,入住的是117號房間,直至楊玲入住那天才離開四川。
在這個暑假,幾乎每天都有人造訪成都這所高校的共享宿舍,每天都有人入住。到目前為止,已經有411名旅客體驗了這個新玩意兒,還有470人到現場參觀。
事實上,這幾年的共享經濟正蓬勃地展,有共享自行車、共享汽車、共享雨傘等,作為一種新經濟形態,共享經濟正逐步滲透到經濟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今年6月23日,雙流在四川省率先啓動“空港旅游共享之旅”,以高校為切入點,盤活優勢資源、實施多方共治,改變了游客旅行體驗的同時,也推動了區域文化旅游產業和創新創業發展升級。
如何盤活這些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資源?雙流以高校的宿舍切入,以“高校+雙創+旅游”的模式“聯姻”,達到整合和利用區域各類閑置資源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