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陳立雯介紹,南峪村垃圾分類前的硬件準備,包括車在內和村民需要的垃圾分類桶,一共花費1萬多元,這些均出自陳立雯所在的環保組織。在9月的眾籌中,她籌集到10多萬元捐款,接下來她將用這筆資金在不同地區的6個村莊推廣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成為一種“儀式”
9月23日一早,天剛微微亮,陳立雯起床了,前一天收完垃圾太晚了,那些垃圾還在車上,她得抓緊運去堆肥場。還有一點讓她不放心的是,前一天在去堆肥場的路上看見了驢糞蛋,她怕“好不容易漚出的肥別被驢給刨了”。
洗漱完畢,隨便披了一件衣服,陳立雯便來到她改裝好的三輪垃圾車前,底盤降低,前後兩端剛好放下四個垃圾桶,車中間放的是塑料瓶、玻璃瓶等可回收物,陳立雯每天坐車其實就是坐在這些瓶子上。
“你看,這堆是廚餘垃圾,那堆是我堆的肥。”陳立雯一邊說著,一邊拿起鐵鍁,來回翻那堆廚餘垃圾。順便徒手把夾雜在其中的一些塑料碎片揀出來。“這已經是村民源頭分類的很純的廚餘垃圾了。”陳立雯說,這堆廚餘垃圾是她的“試驗田”,她會根據堆肥體的溫度翻堆,“雖然家在農村,但幾乎沒幹過農活,也不知道怎麼堆肥。”陳立雯笑著說,她聽父親講,堆肥對氧氣和溫度有需求,翻堆可以保證通風,加入一些樹葉可以中和濕度。她按照父親說的方法“攪拌”,因為“手生”,手上已經磨出兩個大泡。旁邊那一小堆還未成型的肥是她一個月的“成果”。
天突然下起了雨,陳立雯必須加快速度,“抓緊幹完活趕回去,我擔心有村民家的垃圾桶放在外邊,幹的垃圾會被淋濕。”陳立雯說,只有幹濕分離,才能解決時下中國混合垃圾填埋和焚燒產生的污染問題。
廚餘垃圾發酵成肥再返田,其實是農村傳統的做法,但隨著農村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農民更傾向於用化肥代替這種“天然肥料”。“能形成多大量的肥料、產生的肥料夠不夠用、農民用得好不好,這些都是我正在試驗的內容。”堆肥並不是陳立雯的第一目標,她想將垃圾變廢為寶,更期待的是能產生直接的經濟價值。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教會村民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並養成分類的習慣。
堆肥之外的時間,陳立雯基本就在村子裡轉,挨家挨戶地檢查垃圾分類投放情況,以至於很多村民看見她時,第一句就是“又來收垃圾啦?”
每家垃圾分類的“標配”是兩個桶和一個網兜,桶用來裝“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網兜裡裝“可回收垃圾”。什麼叫廚餘垃圾?什麼叫其他垃圾?哪些屬於可回收垃圾?這些基礎的概念,陳立雯必須“手把手”地教給村民們,然後讓他們嚴格按照類別分裝。
“東邊張大爺這兩天好像沒倒垃圾,我得去看看。”陳立雯說,她已經自發擔任起村裡監督“組長”,誰家哪天倒沒倒垃圾她都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