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7歲扎根大山支教,一直到1997年退休,李振華一輩子沒再離開過沂蒙。伴隨他支教生涯的,是從1953年就開始對學生們的持續資助。
“最開始資助學生,是因為當時學生們都不願意來上課,他們要在家參加農作,燒火、撿柴,而且也沒有錢買書,我就去動員他們,資助他們來上課,要不然他們就辦法學習知識。”
從1953年開始,李振華每個月從自己的工資裡抽出二分之一寄給父母,再抽出四分之一來資助學生,自己只留6塊錢生活。工資漲了,李振華資助的金額也跟著漲。
到了60歲退休的時候,李振華僅節餘了15000元,“當時我加上國務院給我津貼5000塊錢,一共是2萬塊錢,我就全部捐出去了,我想著我不能再給孩子們講課了,但我要繼續為學生服務。”
李振華將2萬塊錢捐給他曾經工作過的三所學校,三個學校分別成立了“振華獎學扶貧基金會”,而李振華之前資助過的學生,受李振華的影響,也紛紛承擔起了資助學生的責任。此後,李振華還是繼續將自己每月四分之一的退休工資,平均捐給三個基金會。
但在基金會覆蓋的學校以外,仍有學生聯繫李振華,希望可以得到資助。為了這部分學生,2001年,65歲的李振華外出務工了。
“當時幫人家管理學校,一年給我5.5萬的年薪,這些錢我拿來另外資助了23個學生,5個大學生,每年每人給5000,5個高中生,每人給3000,13個初中生,每人給1100,這樣55000就都捐出去了。”
在工作之餘,李振華還早晚起來去學校的垃圾箱撿垃圾,打工的9年裡,李振華撿的垃圾一共賣了23600元,這些錢,他又拿來捐給了一些生病的學生。從2001年到2008年,李振華一直工作到72歲,直到幹不動了,才辭職回家。
但這23個另外資助的學生卻從未斷過,不能打工後,李振華就從自己的養老金裡省,除了要捐給基金會的四分之一,李振華每月只留500元,其餘留給這23個學生,“大學畢業一個,我就再加一個,高中畢業一個,我就增加一個,一直都是23個。”
從17歲每月留6塊錢給自己,到81歲留500塊錢給自己,李振華穿的是16元的灰藍色長袖襯衫,5元一雙的布鞋。“我一輩子節儉慣了,一件衣服穿七八年,補了再穿,穿了再補,破破爛爛的,像個要飯的。一輩子不會抽煙,不喝酒,皮鞋都沒穿過一回。”
儘管已經81歲,李振華卻也沒留一分養老錢,“我不怕生病,我一直吃素,吃不起肉和魚,早上吃蘿蔔和面條,中午吃南瓜、大白菜和饅頭,晚上是蘿蔔和饅頭,身體還是挺好的。”
64年來,靠著省吃儉用,李振華資助2100多名寒門學子,捐出了115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