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0日電/2018年的第一天,作為平昌冬奧會聖火傳遞的特殊一棒,楊仕林站在韓國東南部海濱城市-浦項的街道上,有些緊張,卻難掩興奮。
在楊仕林看來,200米的跑道實在是有些長。但拿到火炬後,聽著耳邊民眾們的呐喊鼓勵,這位有些緊張的小夥子開始享受奔跑的過程。
“作為曾經的留守兒童,我希望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幫助更多的人。”
楊仕林在火炬傳遞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奧運精神的信念,體會到了公益事業的意義,那是一種會使人熱淚盈眶的力量。
“我是第一批留守兒童”
20年前,6歲的楊仕林還不知道公益為何物,當時的他,每天的生活就是抬水挑糞、砍柴澆菜。
1992年在重慶山區出生的楊仕林是第一批留守兒童。
父母外出打工,爺爺奶奶年事已高,作為家裡的“壯丁”,楊仕林的童年注定沒有玩具和陪伴,更沒有如同齡人那般被眾星捧月地寵溺過。
“那個時候早上六七點我們就要上山砍柴,砍完柴要扛回來一直到下午兩點多鐘才能回家吃飯,當時我個子小,有時候實在扛不動拖也要把柴拖回來,肩膀都磨得血肉模糊。”
無法想象,當時只有60多斤的楊仕林,卻要把八十斤的水稻從山上背到倉庫。“當時不像現在有機器,幾千斤水稻,我和哥哥姐姐三個人,從下午六七點一直要背到晚上十點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