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老人第一次救人,早在15年前,在希希墜河的河邊,他還救起了前來走親戚的一個小孩。“爸爸這個事情我們也是通過別人才知道的,我們感覺很驚奇,他平常走路都要人攙扶著走,真的沒想到他有這麼大的勇氣跳下河去救人。”何友毅的女兒何秀瓊說,“我們做兒女的真的很感動,很敬佩。這樣的愛心家風,我們要一直傳承下去!”
何友毅老人家門上方,有一塊1952年三台縣人民政府所贈“人民功臣”牌匾。何友毅老人家門上方,有一塊1952年三台縣人民政府所贈“人民功臣”牌匾。
60年前
戰場上為保通訊用身體導電
老人家門正上方,有一塊“人民功臣”的牌匾。是1952年三台縣人民政府所贈,紀念其在抗美援朝時榮立三等功。
1951年,何友毅參軍,隨後前往北方,參加抗美援朝。
在前線,老人當時主要負責通訊保障工作。有一天,戰火再起,指揮部裡面的信號卻突然斷了,整個通訊網絡陷入癱瘓。
“當時政委找到我,說炮彈把一段線路炸斷了,必須派人去接好線路。”老人回憶說,團裡僅有的幾名通訊兵都已經犧牲,只有他能夠去接好線路。他接到命令後沒有片刻停留,立即趕了過去。
戰鬥仍在繼續,冒著隨時被擊殺的危險,何友毅找到了斷線的地方,可眼前的的一幕讓他的心跌入谷底。“被炸斷的線太長了,差一點點才能接上,而我沒有時間再去找線路。”想著來時跟自己一起、後來犧牲的戰友,何友毅毅然選擇把自己的身體作為導體來連接線路。
何友毅當時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成功,當他醒過來時,已經是戰爭結束後的第5天,他在醫院昏睡4天才清醒過來。“戰友告訴我,當時政委說一定要把我救回來,哪怕死了,也要把遺體帶回來。”
1957年,何友毅老人複員回家,多年過去,他仍忘不掉自己是一名軍人,“小孩有危險,我們要有主人翁意識,不管當時多危險,我都要去救人。”
(來源:《華西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