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當代中國,網信事業發展突飛猛進。互聯網也在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上取得驕人成績,已成為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助力器。
文化觸“網”最好傳承
這是一次探尋人類文明記憶、震撼人心的網絡媒體採訪。
2017年9月,“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絡傳播活動啟動,近百家中央新聞網站、地方新聞網站和商業網站,以及部分文化領域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200多名編輯記者,分赴貴州、山西、福建、湖北等省份,通過圖文、網絡直播、短視頻、全景VR展示、無人機航拍、H5傳播等融媒體技術方式,深入報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生動呈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當鏡頭聚焦媒體朋友們品嘗“舌尖非遺”孝感米酒那意猶未盡的表情時,當視頻傳出貴州侗族大歌悠揚恢弘的歌聲時,當圖片揭秘栩栩如生的廈門漆線雕是如何製作而成時,這些分布於全國各地區各民族精彩絕倫的中華“非遺”,也借著“互聯網”的東風第一時間在億萬網民眼前驚艶亮相,在網絡上刷出一波波文化熱潮。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要求,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現象級網絡文化產品的製作與傳播正是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豐碩果實,有力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傳承和發展。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面臨最大的難題是其複雜性,在當下的環境中,簡潔而有趣的東西更容易被人接受。這給文化傳承帶來了一定挑戰。”談到新時代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周憶軍十分期待它與VR、短視頻等潮流技術應用之間產生的碰撞,“使用新的互聯網技術與表現形式除了展示非遺的全過程外,還可以給受眾一個有觸感的角度。”
“當我們展示一個複雜的古物,它的製作過程和奧秘就會受到極大地關注。”他舉例說,此前火爆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如果只展示文物的成果,也許並不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但是當我們展示它的製作或者修復的過程,就會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受眾不僅僅是從觀察的角度看師傅怎麼做,也仿佛自己體驗了一把文物製作。”
2018年3月16日,“貫徹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全國青少年VR短視頻大賽在京舉辦,參加活動的青少年現場體驗VR眼鏡,最時尚的技術與傳統的手藝相“碰撞”,探索傳承新方式。見習記者陳馨怡攝
文化連“網”乘船出海
中華文化在互聯網上的吸睛不僅體現在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類型,當前以遊戲電競、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影視劇為代表的中國網絡文化產品日益走向世界,在全球互聯互通的今天“圈粉”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