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學明 |
年輕時,他當過兵,退伍後,被分配到西昌一個水泥廠工作。上世紀70年代,一次涼山州博物館來到水泥廠附近發掘文物,因為覺得有趣,他便在旁邊看了半天。
當時,涼山州博物館的黃承宗先生覺得這個小夥子很聰明,挺有意思,便告訴周學明,如果喜歡考古,以後有時間就跟著他。沒想到,這一跟,周學明就與考古發掘結了緣。
從此之後,周學明常常出入博物館。一次,他看到博物館中有兩名老人在做拓本,幾道工序之後,石碑上的碑文就被完整的複制了下來,他覺得有趣,便去請教。
“他們比較封閉,說我學不會,不願意教我。”周學明笑著說,最後,還是黃承宗先生當起了他的老師,慢慢地把拓本技術教給了他。
考古發掘、碑文拓本……今後的時光,周學明就和文物分不開了。
從1986年開始捐贈文物 多達500多件
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西昌及周邊地區考古發掘頻繁,周學明常常跟著考古隊一起出去。原本,考古隊只是招聘他做小工為隊員煮飯,但因為周學明掌握的技術越來越多,他開始參與實際的考古工作。
上世紀80年代,西昌有過一次西昌地震碑林的整理,整個碑林共有石碑100餘通。石碑上記載了明嘉靖15年(536年)、清雍正10年(1732年)、道光30年(1850年),西昌地區三次大地震發生的時間和前震、主震、餘震、受震範圍以及受災情況。因為有著很高的史料價值,當時原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就向當地的部門要碑文的拓片。於是,懂拓片技術的周學明就被叫去做碑文的拓本工作,去了半個多月,拓出了一個陳列館。後來的涼山昭覺的博石瓦黑岩畫的拓片工作,他也參與了其中。
到了80年代中期,周學明還隨考古隊參與了幾次古墓的挖掘。他回憶,當時,因為自己技術過硬,雖說職務是個“小工”,但是卻領著技術工人的工資,一天能拿到2塊錢。
隨著實地考古發掘經驗不斷增加,周學明辨別文物的能力也有了較大增長。當時,西昌不少地方都在開荒、修路,有一些文物被挖出來後,大家都不認識,於是被隨意丟棄在路邊。“這些都是寶貝啊。”周學明說,所有的文物對文化傳承而言,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作為公民應該去保護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於是,在黃承宗的指導下,他開始留意,去民間收集這些東西。
1986年,四川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到西昌調研走訪,周學明將自己收集到的27件文物捐贈給了博物館。他說,雖然以前也零零星星地有些捐贈,但正式捐贈應該從這時算起。
這30多年來,周學明先後向中國國家博物館、四川省博物館、大理州博物館、涼山州博物館、西昌市文管所等,捐贈了數百件文物。他說,記得住的就有500多件,還有些捐贈得太零碎,也沒記錄,自己也搞不清了。
家人:花錢收集文物 為了考古不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