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5日,國家稅務總局杭州市富陽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的工作人員(右)在為辦稅人辦理業務。 |
中評社北京8月1日電/稅收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是經濟運行質量的直觀體現。分析上半年浙江稅收,數據背後,折射出浙江正努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
浙江日報報道,上半年,全省稅收收入6723億元,同比增長18.8%,反映出浙江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態勢。
上半年,工業和服務業稅收收入均較快增長,反映產業發展協調性增強。其中,工業稅收收入2975億元,同比增長16.0%;服務業稅收收入3742億元,同比增長21.0%。這些亮眼的數據,反映出今年以來浙江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新舊動能轉換速度不斷加快,浙江企業的質量效益穩步提高。
以裝備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稅收快速增長,顯示浙江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三新”經濟蓬勃發展。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收入今年上半年保持24.9%的增長。
上周,全球安防龍頭企業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半年報顯示,公司半年度淨利潤歷史上首次超過40億元;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08.76億元、41.4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92%、26.00%;支付各類稅費24.78億元,同比增長30.43%。
稅收結構反映了浙江經濟結構的調整,而稅收新政也助力經濟轉型升級。今年1月1日,我國首個綠色稅制主體稅種——環境保護稅正式施行,取代了施行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環保稅法從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等方面對排污企業又加了一道“緊箍”,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在致力於打造全省大花園先行區、“兩山”建設示範區的杭州臨安,華旺熱能有限公司為了實現污染物減排,積極購置環保設備,對鍋爐燃煤進行脫硫處理,大大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濃度。公司財務負責人謝覺平坦言,用稅收杠杆撬動產業結構調整,可以解決企業生產中回收率低、浪費多、污染大的“頑症”,引導企業把功夫花在資源的合理利用上,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