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實驗稱地球生命基礎物質很可能來源於彗星
http://www.CRNTT.com   2018-09-29 16:31:40


在285公里距離處拍攝的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電/近期一項研究將氧氣上升與地球生命和化石燃料的形成聯繫起來。圖中是形成於4.5億年前黑色頁岩,含有三葉蟲化石。

  北京時間9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一項新實驗或許將幫助科學家最終解答生命如何在地球起源的問題。研究人員製造出了由二氧化碳和水包裹的星際冰晶顆粒,發現在太空環境下,這些顆粒能產生生命的關鍵組成成分。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發現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新證據”,表明生命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在外太空產生,並通過隕石或彗星到達地球(形成初期的10億年間)。

  夏威夷大學馬諾阿主校的研究人員與法國和中國台灣的學者合作,利用W.M。凱克天體化學研究實驗室(W.M.Keck Research Laboratory in Astrochemistry)中冷卻至5K的超高真空室重現了這些冰晶顆粒。

  他們發現,當這些顆粒暴露於高能電子形式的電離輻射(模擬太空中的宇宙射線)中時,會合成多種磷含氧酸,如磷酸和二磷酸。

  “在地球上,磷化氫對生物而言是致命的,”論文第一作者、威夷大學馬諾阿主校研究生(現為美國派克維爾大學助理教授)安德魯·特納(Andrew Turner)說,“但是在星際介質中,外來的磷化氫化學物質可以推動罕見的化學反應路徑,引發生物相關分子的形成,比如磷的含氧酸,這些物質最終可能引發了我們所知的生命分子演化。”

  這篇突破性的研究論文題名為“一種磷含氧酸的星際合成”(An Interstellar Synthesis of Phosphorus Oxoacids),發表在九月期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除了安德魯·特納,夏威夷大學馬諾阿主校的化學教授拉爾夫·凱澤爾(Ralf Kaiser)也是該文作者。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