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網絡黑號為違法行為“掩護馬甲” 怎麼管?
http://www.CRNTT.com   2018-12-06 14:10:49


  中評社北京12月6日電/今年7月,遼寧朝陽公安局發現網民“話某某”在QQ群中發布出售實名微信號的信息,經過4個多月偵查,共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5人,涉案微信賬號5萬餘個。

  10月,浙江樂清公安局抓獲了一個假冒騰訊“微粒貸”員工的詐騙團夥。警方在審訊中發現,該團夥利用從非法渠道購買的社交賬號作案,涉案金額約60萬元。

  12月1日,互聯網賬號惡意註冊黑色產業治理論壇舉辦,並發布《互聯網賬號惡意註冊黑色產業治理報告》指出,這類黑產廣泛存在於社交、金融、電商、內容、交通等互聯網場景中,違反了實名制規則,增加了平台安全成本,滋生了下游“黑灰產”,嚴重危害網民利益。

  買賬號圖什麼

  “掩護馬甲”滋生詐騙

  最近,浙江樂清的小葉遭遇了一場詐騙。做生意的小葉急需一筆資金,想起之前在某個聊天群見過一個自稱“騰訊微粒貸內部人員”的群友。添加好友並翻看對方之前發布的朋友圈後,小葉認定這個人的確是“微粒貸”工作人員,便打消顧慮,按要求提供了貸款所需材料。隨後,“內部人員”發來申請貸款成功的視頻並索取5000元手續費,小葉剛把手續費轉過去就被對方拉黑,這才發現自己上了當。

  明明看起來是正式工作人員,怎麼變成了騙子?樂清警方在審訊中發現,這個網絡詐騙團夥專門利用從非法渠道購買的社交賬號作案,實施詐騙的賬號由專人“養號”,通過加好友、加聊天群、發朋友圈等方式打造職業化和生活化特征,具有很強迷惑性。

  360獵網平台發布的《2017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指出,身份冒充、網絡交友等成為網絡詐騙主要類型,“身份冒充似李鬼,高仿實難辨真偽”成為網絡詐騙新特點。

  “這些網絡賬號不以正常使用為目的,繞開網絡‘實名制’和平台安全監管措施,為網絡詐騙、刷單炒信甚至網絡黃賭毒等行為提供‘掩護馬甲’,滋生了黑灰色產業,擾亂了網絡秩序,也對互聯網管理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和困難。”騰訊守護者計劃安全專家張文濤說。

  “黑賬號”從哪來

  既要“養活”又要“養貴”

  2015年2月,國家網信辦發布《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指出“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後台實名、前台自願’的原則,要求互聯網信息服務使用者通過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後註冊賬號。”

  在越來越嚴格的實名制要求下,為了獲取大量無從追溯真正使用者的網絡賬號,惡意註冊、“養號”等行為應運而生,並形成了鏈條完整、分工明確的黑色產業鏈。

  要註冊賬號,先得有一個手機號。專業的手機黑卡“卡商”通過非正常途徑獲取大量手機卡,為惡意註冊提供支持。隨後,惡意註冊方通過批量註冊設備,利用“接碼平台”“打碼平台”自動識別短信或語音驗證碼,通過網站平台驗證,初步獲得大量賬號。

  由於這類新賬號很容易被平台判定為“僵屍號”而封禁,又催生了“養號”團隊,專門負責“養活”“養貴”這些違規註冊賬號。“養號”團隊設置自動腳本,讓新賬號不斷自動執行添加好友、瀏覽信息、發布狀態等操作。也有專業“料商”提供銀行卡號、身份證號、朋友圈狀態配圖等個人信息,讓賬號形象更加“真實豐滿”。

  此前,廣東、廣西、甘肅等地出現“賣茶女騙局”,詐騙實施者在社交平台上假扮成美麗善良、家有茶莊的“賣茶女”,與受害人聊天數月並建立信任之後,才開始以茶莊裝修、外公生病住院、與繼母爭奪茶莊經營權等由頭騙取受害人錢財。僅廣東惠州打掉的一個團夥中就有嫌疑人239名,凍結資金3200萬元。

  據了解,下游人員會根據註冊時間和賬號內容豐富性給出不同收購價格:剛註冊的新微信號價格約為10元左右,註冊時間滿1個月的為40元,而註冊時間滿一年的微信號,收購價高達200元。出售違規註冊賬號的團夥也獲利頗豐,業內人士透露,有些團夥三個月即可入賬千萬元。

  “一方面,有些人想逃避監管,不希望以真實面目示人,製造了對違規網絡賬號的需求;另一方面,有人發現出售網絡賬號有利可圖,而且一本萬利,於是大量註冊惡意賬號。我們必須查漏補缺,斬斷利益鏈條。”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

  管賬號怎麼做

  驗證身份“實名實人”

  和你熱情聊天的銀行工作人員,可能是心懷鬼胎的詐騙者;網店好評一片的熱銷商品,可能是同一個小號“刷好評”的結果;乘坐網約車出行,可能遭遇人車不符、人證不符的司機……如果任由不能追溯真實使用者的網絡賬號通行無阻,不僅會擾亂網絡秩序,更會威脅線下的人身財產安全。

  為打擊惡意註冊和“養號”行為,微信安全中心開展專項打擊行動,截至2017年底,惡意賬號註冊量降幅達到50%,存量惡意號總量降幅達到近70%。今年5月,廣東公安網安部門開展“安網4號”打擊黑卡違法犯罪專案收網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192名,繳獲“黑卡”296萬餘張。

  為了逃避監管和法律制裁,網絡賬號買賣黑產也在不斷應對。今年6月,江西吉安街邊出現印有“因騰訊封號嚴重,微商舉步維艱,高價回收微信號”的小廣告,明碼標價向普通用戶收購網絡賬號,還大言不慚“一個微信號而已,除了聊天一無是處,不如賣了然後吃頓(飯)”。有的“黑產”團隊嚴格按照不高於法律量刑條件下限的標準,少量多次冒用公民個人信息;有的“接碼”“打碼”團隊打著各種公益幌子,實際幫助惡意註冊團隊進行手機驗證碼自動識別。

  “歸根到底,還是網絡賬號的身份管理存在漏洞,沒能把賬號註冊者和實際使用者綁定起來。必須真正做到‘實名又實人’,把網絡實名制落到實處。同時,相關法律法規應當跟上網絡違法犯罪新變化,網站平台應履行主體責任,地方網信部門也應參與管理,做好全流程監管。”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副學部長王四新指出。

  (來源:人民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