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深圳華強北賽格電子市場。 |
中評社香港12月21日電/這裡曾是一個小漁村,被遺忘在香港的大門外。如今,作為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象征,大都市深圳正渴望成為技術創新領域的燈塔。
據埃菲社12月18日報道,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必須消除其“山寨天堂”的形象。“現在我們對知識產權和專利有著強烈的依賴感。”MeeGoPad創始人吳燁彬說。MeeGoPad成立之初總是在模仿其他大品牌,如今已經成為一家蓬勃發展的電子產品企業。
1978年,中國決定向市場經濟敞開大門,解決人民的饑餓和貧困問題。依靠捕魚為生的深圳成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
依靠生產蘋果、三星等國際巨頭的產品而繁榮起來的深圳逐漸湧現了華為等國內巨頭的廠房,大量電子產品零部件、芯片、觸摸屏工廠如雨後春笋般出現,使得深圳有了“硬件矽穀”的稱號。
吳燁彬是一個農村家庭的孩子,他在2005年來到深圳。他最初像其他數以千計的年輕人一樣,生產“山寨”產品,也就是從國外知名品牌的產品中汲取靈感,有時照抄、有時增加一些自己創意的盜版產品。
“德國、美國、日本……所有發達國家都曾這樣做過,目的是推動其制造業的發展。這是積累經驗的必要一步。”他表示。
不過,他承認,盡管這種模式幾年前在當地工廠中還相當盛行,但“目前已經不可行了”。
深圳仍是中國的制造業中心之一,但國內其他一些城市正在趕超它,因此它必須找到新的增長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