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總計500多個敦煌石窟中,已有至少180多個洞窟實現數字化,占整個規模的近三分之一。目前,至少有30個洞窟的數字資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線,實現全球共享。同時,莫高窟在全國文化遺產單位中率先開啟每天6000人為最大承載量的網絡預約參觀模式。
在王旭東眼裡,數字化手段保存文物只是第一步,要通過運用數字技術為參觀者帶來不同的體驗,讓年輕人以全新的方式,接觸和認識傳統文化。他曾經闡述過自己的設想稱,可以在網絡上“數字重建”莫高窟,讓千年莫高窟“青春永駐”。
不過,在文創產業方面,王旭東任職期間,敦煌研究院推出文創產品的速度算不上快。“寧可步子慢一點,不能讓莫高窟形象垮掉。”王旭東說。政知道注意到,敦煌研究院此前推出過《一帶一路畫敦煌》系列塗色書、《給菩薩塗口紅》課程等文創產品,以莫高窟的藝術作品為藍本,讓參與者在一描一畫中體會敦煌的文化藝術內涵。
從上述產品中不難看出王旭東反覆強調的理念:文創一定不能背離價值,要通過文化創意讓遺產發揚光大,而不是去消費它。但是政知道同時也注意到,王旭東所謂的“不消費”並非故步自封,在今年3月的一次活動中,王旭東表示歡迎社會各界關注敦煌的文化創意產品,只要符合敦煌的文化精神,並且受到大家廣泛喜愛的設計和想法,都可以和敦煌研究院展開合作。
擁抱“一帶一路”
查閱人口總數可以發現,敦煌是一個在我國不起眼的小城市。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小地方,因其地緣位置,莫高窟成為中華文明在與世界不同文明間碰撞、交融、自強不息發展歷史的縮影之一,也是古代各文明區域通過“絲綢之路”交流和共享的見證。
敦煌研究院的“掌門人”有理由也有責任將其保護好、推廣好。在這一點上,王旭東的國際視野被業內人廣為稱道。
梳理公開報道顯示,在擔任敦煌研究院院長期間,王旭東不斷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和文物保護方面的合作,吸引不同國家的個人和機構參與敦煌石窟的保護以及價值挖掘研究;持續推進文物保護和敦煌學、敦煌藝術交流國際合作項目,實施國際訪問學者計劃,並多次組團赴歐洲、北美、東亞和中亞等14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文化交流和學術考察活動。王旭東曾向媒體表示,未來敦煌將繼續敞開大門,讓更多不同國家的學者來了解敦煌,研究敦煌,用不同的語言來傳承和發揚敦煌的故事。
(來源:《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