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北京首個腦心共患病聯合診療中心試運行
http://www.CRNTT.com   2019-04-19 17:37:49


  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今後,當患者同時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時,將不用再從心臟科和神經科之間來回跑了。記者從北京天壇醫院獲悉,目前該院腦心共患病聯合診療中心已開始試運行,並專門針對腦心血管聯合病變的患者進行篩查、治療。接診時,當醫生懷疑患者有腦心共患病的可能,就會內部轉診至該中心,由神內、神外、心內、心外等多學科醫生進行會診,為患者量身定制一套治療方案。這是本市首個腦心共患病聯合診療平台,這種全新的模式未來有望在全市逐步推廣。

  事實上,心腦血管疾病原本就是同源性疾病,動脈粥樣硬化或整個動脈系統的疾病一定會累及心臟和頭部。當患者出現腦血管疾病時,那麼發生冠心病、腎動脈病和周圍血管病的幾率也會增加很多倍,因而出現腦心共患病的機會很多。

  “腦血管疾病有20%是來自心臟的原因。”北京天壇醫院常務副院長王擁軍說,過去,腦心共患病的患者往往是在天壇醫院看神經問題,又輾轉到阜外醫院或安貞醫院看心臟問題。這種疾病由各科醫生分開治療的模式,不利於治療,甚至影響患者的預後,給患者造成風險。

  不久前,王擁軍接診了一名31歲的福州患者。患者在外地出差時突發腦梗,但在當地治療了一個多月也未見好轉。後來轉院到天壇醫院,經診斷,王擁軍發現該患者的病因竟然是在心臟。原來,他本身患有心臟粘液瘤,當這種“鼻涕狀”粘液瘤不斷脫落後,會順著血液流動到頭部,從而造成腦梗。“當時如果沒能及時發現患者的心臟問題,當他二次發病時,很可能就救不過來了。”王擁軍說。

  這幾天,細心的患者可能會發現:在京醫通掛號平台上,天壇醫院又多了一個腦心共患病初篩門診的號。

  對此,天壇醫院心臟中心主任金澤寧表示,過去,各個醫院的腦血管和心血管病患者基本都是由不同的科室接診,醫生們也是各管一段。在他接診的患者中,有三成患者都是手裡同時捏著心內科和神經科的號來看病的,經過診斷後,這其中大部分患者都被他建議“改投”腦心共患病初篩門診。

  金澤寧為患者算了一筆“賬”:頭部和心臟同時不舒服的患者,第一次就診要分別去看神經內科和心內科,等檢查結果出來,心內科和神經內科醫生還要分別再看第二次,如果確診心腦兩個部位都有問題,再由兩個科室的醫生會診。這樣一來,患者至少需要看5次醫生。現在有了腦心共患病聯合診療中心,患者只需掛一個腦心共患疾病篩查號。

  “這樣一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患者的來回奔波,患者的看病時間跨度很可能從2個月縮短到2周。同時也會減少因患者就診科室不同所導致的治療方案不是最優的弊端。”金澤寧說。

  北京天壇醫院醫務處處長姜悅介紹,“腦心同治”平台打通了從門診到醫技11個科室。在天壇醫院,腦心共患病患者不僅在門診可以獲得聯合治療,其中需要住院手術或者介入治療的患者,還可享受到醫院多學科MDT的診療模式。具體來說,該模式由中國科學院趙繼宗院士牽頭,組織相關科室的專家,討論治療方案。不同科室的醫生還可以對患者採取複合手術的形式,即在同一台手術上解決頭部、心臟等多個血管病變問題或者同一個患者同時採用介入和手術兩種治療方式。這樣一來,在減少患者痛苦的同時,醫療費用也會有所下降。

  目前,本市已在市屬22家三甲醫院內開展了腦心共患病調研。未來如果研究數據能證實這種腦心共患病聯合診療模式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質量,並減少了患者的醫療費用,那麼這將可能成為在全市推廣的全新診療模式。

  (來源:《北京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