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又一顆星星被冠以中國科學家名字
http://www.CRNTT.com   2019-04-22 15:33:48


周又元講話
  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又有一位中國科學家喜獲小行星命名殊榮!4月1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在京舉行“周又元星”頒授儀式,我國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又元的弟子與後輩在歡聲笑語中濟濟一堂。國家天文台黨委書記、副台長趙剛在致辭一開始更是送上白居易的詩句:“令公桃李滿天下,何須堂前更種花。”

  據介紹,這顆小行星由國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於1997年9月26日發現於興隆觀測站,獲得國際永久編號第120730號。2018年9月25日,經國家天文台申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通報》通知國際社會,正式將該小行星命名為“周又元星”。

  趙剛介紹說,選擇這個編號的小行星,正是為了契合周又元先生的生日:7月30日。

  這顆小行星的發現者團隊代表、中科院院士陳建生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吳岳良一起,分別向周又元頒授了小行星命名公報、命名證書和軌道運行圖。

  浩瀚宇宙中,又多了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名字命名的星星。

  小行星是目前各類天體中唯一可以由發現者命名並得到國際公認的天體,體現著發現者的意願、推崇或紀念。由於小行星命名的嚴肅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夠獲得小行星命名,成為世界公認的一項殊榮和褒獎。

  周又元現為中國科學院大學榮譽講席教授,曾任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教授,在類星體和活動星系核及宇宙學和宇宙大尺度結構等研究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

  “周院士是我國天文學家的傑出代表,不僅科研成果豐碩,還一直奮戰於教育教學的第一線,教齡長達50餘年,可謂是桃李滿天下,現在仍是我校榮譽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吳岳良表示,“我們希望全校教師向周院士學習,教書育人、率先垂範,為建設國際一流大學而努力奮鬥。”

  在頒授儀式上,身形頎長清瘦、已經八十高齡的周又元先生微笑著走上台,作了極為簡短的發言,他在發言中沒有談自己,只是對工作過的學校和集體表示了感謝,感謝它們提供給自己“舒暢、自由、充滿信任”的工作環境。

  頒授儀式結束後,周又元昔日的弟子以及現場眾多國科大研究生排著隊,爭相與他合影留念,讓這位科學家感受了一次“明星”的待遇。

  《中國科學報》記者希望周先生以自己的經歷給後輩贈言,周先生思索片刻淺笑著僅僅說了短短幾句:“我已經80歲了,仍然一直提醒自己要做好人,做好事。從小,我母親就這樣教育我。”

  國家天文台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於“惜字如金”這件事,周先生解釋過,自己教學的年頭太久了,感覺話都對學生們說完了,因此晚年都不愛說話了。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雲南天文台研究員韓占文此次專程乘飛機趕到北京見證恩師的榮耀時刻。曾經做過周又元博士後的他告訴《中國科學報》:“周先生對學生特別好。我到學校的第一天,他就去學生宿舍看我,令我感動。我和他的研究方向本來不一樣,在他的指導下,我的研究視野變得開闊,突然進入了另外一個領域。在周老師身邊這幾年,是我學術生涯中最重要的時期。”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1992年到1995年曾跟隨周又元念博士。“1995年6月16日,是我博士論文答辯的日子。答辯現場,陸埮先生向我提問,周先生就主動替我解答那些我回答不了的問題。當時兩位先生對於理論的探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至今想來是我一輩子的榮幸。”王建民感嘆道。他細數周又元培育過的眾多弟子,並將鄭板橋的一句詩獻給老師:“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來源:《中國科學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