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認為,人工智能工具能夠幫助節省挑選基金評審的時間。
中國最大的基礎科學資助機構正在嘗試採用人工智能工具來挑選研究人員評審基金申請,以期推動整個過程變得更加高效、迅速和公平。一些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方法是世界領先的,但也有人對人工智能能否改進這一過程持懷疑態度。
挑選研究人員評審項目計劃書或出版物是一件耗時又容易產生偏見的事情。一些學術出版商正在嘗試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來挑選評審以及執行其他任務;也有少數資助機構(包括北美和歐洲的)已經試用了簡單的AI工具來尋找潛在評審。其中一些工具的做法是將基金申請中的關鍵詞與其他科學家的出版物中的關鍵詞進行匹配。
而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則正在創建一套更複雜的系統,該系統將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爬取在線科學文獻數據庫和科學家的個人網頁,以收集有關潛在評審的出版物或研究項目的詳細信息。NSFC主任李靜海介紹說,這套系統將對文本進行語義分析,並與基金申請進行比對,從而找到最匹配的評審。
省時省力
4月,NSFC前主任楊衛在杭州的一場學術交流會上展示了試點數據。他表示,初期版本的AI工具從前一年近44,000個項目評審小組中各選出了至少一個人。大多數評審小組由3-7人組成。楊衛說,這套系統為行政人員節省了大量尋找評審的時間。今年將採用類似的方法來挑選評審。
歐洲最大的基礎研究機構——法國CNRS國際合作部主管Patrick Nédellec表示,NSFC已經成為改革基金評審流程的世界領導者。去年9月,李靜海在一場會議中討論了NSFC的改革計劃,同樣出席會議的Nédellec說,由於申請人數不斷增加,NSFC不得不創新評審流程。“壓力太大,中國別無選擇,只能尋找最好的方式。”他說。
在過去5年裡,NSFC收到的申請數量每年增長約10%。2018年,NSFC審核了22.5萬份基金申請——幾乎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收到的6倍。李靜海表示,NSFC正頭疼要如何審核申請和尋找合適的評審。“我們面臨的困難是:人手不夠。”他說,“但AI能解決這個問題。”
減少偏見
李靜海還希望AI工具能減少審核過程中的偏見。在中國,科學家要為自己的項目游說。“評估中的一個問題是,人們會動用人脈。但AI不會受此影響。”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