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提議可以借鑒新加坡、日本等國的近視防控經驗。
在新加坡青少年近視率也一度居高不下,21世紀初,7歲兒童近視患病率超過20%。超過70%的大學生需要佩戴眼鏡。
但新加坡成立起國家近視預防工作組,5年內在各個學校開展視力普查健康教育並建立新加坡近視檔案。2011年,新加坡宣布2005-2011年青少年近視率下降了5個百分點,實現了新加坡建國以來兒童近視率首次下降。
王寧利告訴記者,目前從事眼科工作的人數已經發展到10萬人,然而基層眼科醫生和初期眼保健專業人員的相對匱乏,且東中西部眼科機構的發展不均衡,仍然是制約近視防治的一個因素。“基層眼科醫生的相對匱乏,導致疾病的早期篩查、預防做得不夠,病人到了疾病的中晚期才到醫院來看病,往往耽誤了病情”。
何毅告訴記者,嚴格來講,驗光不應該低於15分鐘,在英國這一標準是40分鐘,且收費標準很高。他提議,以國家政策干預方法,徹底改變認知。“未來我們能不能把青少年的驗光配鏡納入醫保?你可以象徵性地收費,但這是在告訴大家,配眼鏡不是買東西,本身跟健康掛鈎”。
王寧利在今年兩會上提出提案,希望在今後的大學入學考試中,提高身體素質的加分。“實際上就像一個杠杆,讓大家知道不但要注重學習,還要注重身體素質,做到德智體的全面發展。”
不過,對於公眾來說,這樣一種轉變能否適應,還有待考驗。近日,杭州三墩小學一則關於學生視力低於5.0不能評三好學生的規定,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在這條新聞下面,點贊居多數的一條評論是,“我看看書得罪誰了?我近視得罪誰了?”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