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教育部:減負不能簡單地降低課業難度
http://www.CRNTT.com   2019-11-15 15:16:47


  中評社北京11月15日電/基礎教育關係到每一個人,是提高國民素質、實現國家富強的基礎性工程。教育部14日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教育部和各地貫徹落實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進展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了基礎教育熱點難點問題治理情況。

  課業設置更合理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社會上也廣泛呼籲做好減負工作。去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減負三十條),這是第一個全面系統推進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文件,明確了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庭和政府各方責任。各地積極貫徹落實“減負三十條”,已有24個省份出台了具體實施方案。

  “要對減負工作有一個全面的、正確的理解。”呂玉剛強調,減負不是讓學生沒有學習負擔,而是要減去強化應試、機械刷題、超前超標培訓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過重負擔。減負不能簡單地降低課業難度、減少作業量,不能一味搞“一刀切”減負,應按照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科學減負,有減有增,使學生負擔保持在合理的、適度的範圍之內。要針對當前學生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短板問題,加強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實踐,同時按照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要,堅持因材施教,提供選修課程、彈性作業和幫扶輔導,積極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保證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準。

  減負要堅持綜合施策、多方聯動。呂玉剛說,首先,學校要通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質增效,精准分析學情,注重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解決好學生學習上“吃不飽”“消化不了”等問題;要減少考試次數,不得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堅決禁止分班考試,實行均衡編班。其次,要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規範培訓行為,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完善“黑白名單”制度,切實減輕校外培訓造成的過重課外負擔。第三,要深入推進家校協同育人,幫助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理性幫助孩子設定人生目標,防止盲目攀比、送孩子參加不必要的校外培訓。第四,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樹立科學的政績觀,不片面以升學率考評學校和教師,更不得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要深化中高考命題改革和招生入學改革,切實提高命題質量,注重考查學生綜合素質,不出超標難題怪題,規範招生入學秩序,緩解競爭壓力。

  義務教育更公平

  教育部一直將控輟保學作為重大任務,5月底專門召開了全國控輟保學工作現場推進會,強化了聯控聯保責任機制,建立了控輟台賬銷號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大控輟保學推進力度。

  10月29日,中紀委公布了控輟保學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目前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人數已由2019年5月底的29萬減少至6.5萬,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人數由15萬減少至2.7萬。“三區三州”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人數,由2019年5月底的7.1萬減少至2.7萬,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人數由3.3萬減少至0.8萬。控輟保學工作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為到2020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改革,也是教育部近些年的重要工作之一。以促進教育公平為導向,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目標,教育部推動各地形成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學規則。今年初,專門印發了做好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通知,積極穩妥推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目前,全國24個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比例達到98.6%。

  課後服務更貼心

  2018年是近10年來義務教育大班額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國平均大班額比例下降到7.1%,其中,超大班額比例下降到0.5%,有14個省份提前實現了到2020年大班額比例控制在5%以內的目標。

  今年,教育部重點推動大班額比例超過6%的11個省份加大工作力度,採取強化招生入學源頭控制、加強學校建設經費支持、開展督導檢查等措施。據摸底,這11個省份大班額平均比例由去年的11.8%下降到目前的6.5%,其中,海南由17.2%下降到3.4%,湖南由16.2%下降到5.1%。

  義務教育階段中,“三點半”接孩子難題一直困擾著許多家庭。近兩年來,教育部推動中小學建立學生彈性離校制度,有效開展課後服務工作,不斷擴大課後服務覆蓋面,豐富課後服務內容,提高課後服務質量。

  目前,有29個省份已經制定了關於建立中小學課後服務制度的意見,絕大部分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也制定了具體實施辦法。據統計,全國36個大中城市66.2%的小學、56.4%的初中開展了課後服務,43.2%的小學生、33.7%的初中生自願參加了課後服務,參與教師比例分別為58.3%和35.1%。課後服務還將向市縣中小學延伸拓展,滿足更多家庭和學生的需求。

  (來源:教育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