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力求專業並不代表已經做到了盡善盡美,張作民承認,《產科醫生》中仍有不少專業性的疏漏,“比如像‘擴容’、‘開辟靜脈通道’等,這些話在實際手術中是麻醉醫生說的。但我們還是把這些台詞安在了主刀醫生身上,因為他們才是主人公。”另外,大醫院的產科,能上手術台的醫生應該有二十個左右,但為了劇情需要,劇中只出現了個別幾個人,且大都是進修醫生。
對話劇評人
專業團隊讓觀眾看不出破綻
專業、好看,這是許多國內觀眾對美國醫療劇的直觀印象,針對美國醫療劇,記者採訪了劇評人黃星,在他看來,美國醫療劇確實堪稱全球醫療劇的翹楚,但目前也面臨許多問題。
法制晚報:醫療劇在美國很受歡迎。黃星:能在美國從事醫生和律師行業基本上都是“高富帥”的,觀眾對這部分人的生活最有好奇心。
法制晚報:為什麼美國醫療劇可以做得很專業?
黃星:美國醫療劇一直以來就有高標準,場景、器材、道具都很專業,做得很精致,幕後製作團隊實力雄厚,製作人很多是醫科大學畢業或有醫科背景,拍攝時也會請醫學專家現場指導。這是做電視劇的態度,但也只是看起來專業,如果真的專業性太強、太艱澀,也不會有人看。
國產劇僅處於美劇的萌芽期
法制晚報:美國醫療劇目前發展狀況如何?
黃星:2000年左右是美國醫療劇的黃金期,有大批優秀作品,喬治·克魯尼就是從《急診室的故事》裡出來的。美國人喜歡拍醫療劇,因為素材多,在醫院裡能跟情感、人性、破案等聯繫起來,每集一個故事,觀眾沒壓力。但近幾年醫療劇發展不好,例如《實習醫生格蕾》早就後勁不足了。因為醫療劇做得太多,很難再有新點子。通常在劇中,除了治病,男女演員之間的感情線也可大做文章,但一直消耗下去,觀眾也沒興趣。
法制晚報:國產醫療劇可以走美劇的路嗎?
黃星:國產醫療劇目前連美國醫療劇的萌芽期都不算,僅是借鑒的最初級階段,很多在學習美劇節奏明快、突出醫生的個人魅力等。在美國,外科手術方面是技術最牛的醫生話語權最大,但在中國會有很多行政領導攪在一起,梳理不清楚。所以國產醫療劇要想發展還不能完全照搬美劇那一套。
(來源:《法制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