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陝西籍相聲演員苗阜、王聲 |
中評社北京2月8日電/春節臨近,央視羊年春晚日前進行了首次大聯排。陝西相聲演員苗阜、王聲的反腐相聲備受關注。據陝西媒體報道,為把握好反腐的敏感題材,苗阜、王聲曾專門到陝西省紀委挖素材。
或許是因為央視春晚在公眾心中早已不是一台尋常的晚會,又或許是因為中央拍蠅打虎的工作仍在不斷加力,這個即將登台的反腐相聲被賦予了很多“信號意義”。有人說這是春晚史上繼牛群的《巧立名目》之後第二個反腐相聲,也有人說此舉意味著春晚放寬了審查尺度,還有人說這意味著相聲諷刺傳統的回歸。
簡單擺幾個事實,就不難發現這事可能被過度解讀了:其一,反腐元素在春晚舞台並不稀罕,2013年的小品《你攤上事兒了》的台詞中就曾出現“反貪”“貪官”等詞;其二,苗阜、王聲在相聲《滿腹經綸》中曾展現不俗實力,此次又從地方紀委挖到鮮活素材,節目過審並不能直接說明春晚的尺度有變化;其三,近些年相聲呈現頽勢與大環境變化、人才斷檔等因素有關,一個反腐相聲恐怕改變不了什麼。
藝術源於生活,在反腐成為全民話題的大背景下,兩位年輕的相聲演員從反腐現實中尋找創作靈感,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這與河北某官員基於霧霾天頻現的現實,創作長篇小說《霾來了》,其實是一樣的道理。可以說,反腐相聲的出現,與這些年不斷有新鮮的網絡詞語進入春晚小品,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
值得玩味的是,一個尋常的反腐相聲就能激起觀眾的想象和期待,在某種程度上反襯出了春晚與現實的距離。事實上,無論是郭德綱的德雲社,還是周立波的《壹周立波秀》,都曾多次涉及反腐議題,而且語言幽默、辛辣、針砭時弊。如果央視春晚能夠早點“卸下包袱”,觀眾喜聞樂見的反腐相聲或許能更早出現。
不過,苗阜、王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央視嚴格要求不能使用網絡語言,這意味著很多反腐段子可能與這個反腐相聲無緣。如果加上“不能傷害任何特定的群體、不能罵醫療、不能讓農民工覺得難過”等不成文規定,最終呈現給觀眾的是一碗麻辣燙,還是一碗僅漂著幾滴浮油的清湯,恐怕都不好說。
由此看來,反腐相聲上央視春晚,最大的意義或只在於,它說明反腐確已成為中國當前最受人矚目的一件事。隨著中央反腐工作進一步向縱深推進,必將有更多官員貪腐故事被曝光,而這些故事無疑都是文藝創作的好素材。期待文藝創造的環境能更好,讓藝術家們可以創作出更多“接地氣”的好作品。
(來源:新京報 作者:湯嘉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