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歷史學者廖彥博。(中評社 王宗銘攝) |
中評社台北4月1日電(記者 王宗銘專訪)台灣歷史學者廖彥博與白崇禧將軍的兒子、作家白先勇合著《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日前問世。廖彥博3月31日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說明受到蔣介石重用的白崇禧在1947年3月以國防部長身分到台灣宣慰228事件民心,與蔣介石之間的恩怨情仇,以及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撤退到台灣的一些歷史轉折關鍵。
廖彥博說,白崇禧在228事件後,來台宣慰16天,在其生命史中,只是一小部分,在他本人的口述歷史回憶錄上下冊900頁中,228事件部分只有12頁,太小了。可是白崇禧自己並不知道,不到2年,他再度來到台灣,由於國共內戰與國民黨內部派系鬥爭,因為白崇禧在台灣有威澤,令國民黨擔心白崇禧跟本省人結合,白崇禧的故事變成被刻意遺忘的一段重要歷史。
廖彥博是台北市人,1976年次,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
廖彥博指出,蔣經國日記目前還沒有公開,但從蔣介石日記來看當時的決策思考,對於228事件,之前,一般都認為,當時陪白崇禧來台的蔣經國是真正的調查人,當時也另外來台調查的監察院閩台監察使楊亮功提到,白崇禧來台調查與宣慰只是過場,真正調查的人是蔣經國。他看完全部資料後認為,應該不是這樣子,這要回到蔣經國身上來看,蔣經國當時在忙的與全心全意的事情絕對不是228,蔣經國當時是蔣介石的蘇聯事務最高顧問,也是三青團中央幹事會處長,當時最在意的東北在蘇聯剛退出的處理問題,第二是三青團與國民黨的派系鬥爭問題,第三是,蔣經國曾擔任過青年軍政治部主任,所以也要處理青年軍復員的問題,所以228的問題只是臨時的任務。
廖彥博說,蔣介石為何叫蔣經國去台灣,其實是陳儀與柯遠芬一直阻止白崇禧。白崇禧原定3月12日成行,一直拖到3月17日才到台灣,蔣介石懷疑陳儀為何不讓中央大員來台,有隱情,在都不相信誰的情形下,自己兒子一定最可靠,才叫蔣經國跟白崇禧去一趟。
廖彥博說,蔣經國來台灣其實也不全是督軍而已,確實也有調查,但是調查的是三青團在228事件上涉入的程度,並託人詢問林獻堂事件的原因後,有了初步了解,19日就回大陸去了;而且蔣經國17日到台灣,蔣介石在18日就拍電要他趕快回去,表示蘇聯與三青團事務的處理是更優先的,可見蔣經國在228事件的角色就只到這裡
廖彥博說,至於蔣經國是不是在日後對於蔣介石撤到台灣這件事因此有過什麼建議,應該是有的,但是應該沒有那麼多,因為從蔣經國角度來看,當時他人很忙,例如1947年底,在三青團中央幹事長陳誠主導下,三青團併入國民黨,1948年,蔣經國到上海打老虎,蔣經國是陪著蔣介石到處跑的,等於是做他爸爸的特助,在對台灣的事務上,能夠扮演的角色當時是比較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