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3日電/30年前的今日,鄧小平在會見香港工商界訪京團和香港知名人士鍾士元時詳細闡釋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內涵,日前發表的“一國兩制”在港實踐白皮書就將此收入其中。參與白皮書起草的著名香港問題專家、北京大學港澳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強世功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鄧公當年的談話給隨後的基本法第四十五條的起草指明方向和原則。如今,白皮書將有關原則和標準收納其中,同樣適用於解決當前香港依然爭論不休的特首普選問題。
強世功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鄧小平是“一國兩制”的創始人,基本法也是在他的創始下制定而成。鄧公當年《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談話,緣於當時香港各界對什麼人管理香港、管理者採取什麼辦法產生爭吵不休,意見很大。要正確理解“港人治港”、愛國者治港就必須要了解鄧小平談話內容和背景,要從基本法起草的歷史入手。
回歸前憂慮與今日同出一轍
強世功介紹說:“在中英談判過程中,香港方面懷疑中央的誠意,提出‘三腳凳’思路,要求中央政府、英國和代表香港意願的香港立法局議員三方共同參與談判。中央堅決反對,因為這意味將香港類似等同於了主權國家,鍾士元是當時香港立法局和行政局議員,香港立法局並非民選的代議政府,而是由港督委任,不代表香港人民。鄧小平當時不同意鍾士元以兩局議員的身份訪京,那次會談,鍾士元只是以個人身份來的。”
“這次談話,鄧小平面對的是有特殊身份的中國人,他們受過西方教育,是親港英政府的人,又是傳統的中國知識分子。為此,在談話中,鄧小平重談的是愛國和‘港人治港’的問題。”強世功說:“說到底,在‘一國兩制’的問題上,香港人的核心問題是,是不是愛國,是不是相信中央政府貫徹‘一國兩制’的誠意,是不是相信中國能夠把香港治理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