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18歲的維多利亞,逐漸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勤政、最銳意改革的君主。她一生批閱文件和書信時寫下的字,有6000萬之多,平均每天2500字;呈送給她的機要文件,都放在紅色公文箱裡,她每天要處理10只“紅箱子”;她對君主立憲政體進行了徹底的改革,減少國王對國事的干預,除了參加每年一次的議會開幕式之外,基本只在後宮處理政務;她出面調停輝格黨和托利黨之爭,鼓勵兩黨聯合執政,使英國近代的兩黨制慢慢成熟。由於維多利亞長期“隱身治國”,1864年,有好事者在王宮白金漢宮的墻上,貼了一張搞笑的漫畫:“因本店店主懶於繼續開展業務,此處房產對外招租或轉賣。”
身為女王,愛情和婚姻總要向國家利益屈服。1839年,21歲的俄國皇太子、未來的亞歷山大二世來到倫敦,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的20歲生日。女王對皇太子一見鐘情。在宮廷舞會上,她把自己的第一支舞和最後一支舞,都留給了皇太子。這段戀情引起英國政界和貴族們的強烈不安。首相墨爾本數次向維多利亞進諫道:“俄羅斯的野心是英國最大的威脅,女王必須與俄羅斯保持距離。”於是,維多利亞痛苦地放棄了這段“初戀”。第二年,她選擇了一個符合國家利益的伴侶——她的表兄,來自德意志一個公國的阿爾伯特·薩克森·哥達親王。
阿爾伯特是一個有治國才幹的人。“入贅”英國後,他把注意力放在工業革命新成果和底層人民生活上。1851年,他力排眾議,為倫敦世博會修建了著名的“水晶宮”,並在世博會上展示英國的新科技成果,結果大獲成功。英國的前後幾任首相都敦促女王:“讓親王殿下參與朝政。”女王後來采納這一建議,開始在國事上倚重丈夫。夫婦二人也因此被稱為“夢幻組合”。
這對“夢幻組合”,生育了9個孩子。他們長大成人後,分別和歐洲各國的王室聯姻。多年以後,維多利亞女王因此成了“歐洲的祖母”。遺憾的是,1861年,阿爾伯特英年早逝。女王從此只穿黑色喪服,不再出席任何娛樂活動。在勉強參加完登基60年慶典後,她於1901年孤獨地離世。在她身後,留下了一個本土面積擴張兩倍、殖民地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國”。
(來源:《環球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