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明山中山樓。(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9月26日電(記者 倪鴻祥)陽明山中山樓是蔣介石為紀念孫中山百年誕辰及發揚中華文化所興建,1966落成,外型仿北京“天壇”,猶如清代官員的頂戴花翎。樓內展示孫中山的史料,其中1923年2月孫中山在廣州成立大元帥大本營後檢閱軍隊的情形,十分珍貴。
中山樓在1966年11月建成後,一直是國民大會開會、“修憲”的所在地,也是“國大代表”選舉“總統”時期的重要開會場所,雖然2005年6月7日任務型國大開會通過“立法院”提出的“憲法”修正案,停止與國民大會相關條文的適用,改變中憲政體制的架構,但中山樓充滿對孫中山的回憶。
走進中山樓正門,孫中山銅像就樹立在前,樓內兩側走廊的牆壁上,展示孫中山的歷史照片,以及孫中山與台灣的關係等史料。
現由“教育部”所轄台灣圖書館管理的中山樓,展出一系列歷史照,其中比較特別的就是孫中山於1923年2月在廣州成立大元帥大本營後檢閱軍隊的情形,十分珍貴;現場也展示1917年8月國會議員在廣州舉行非常會議的合照,以及1913年7月參眾兩院組織憲法起草委員會完成憲法草案(天壇憲草)的合影照片,都是彌足珍貴。
為讓各界知道孫中山與台灣的關係,中山樓也新設置這段歷史介紹,其中歷史舊照包括孫中山3次來台策劃革命時居住的場所,他親自搭船到台灣、以及指派革命先烈陳少白到台灣發展革命據點,孫中山的好友楊心如成立興中會台灣分會、翁俊明代表同盟會在台灣發展的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