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6年7月16日,西北大學1973級歷史系歷史專業學生畢業留念。後排右六為王岐山。 |
1979年,31歲的王岐山作為實習研究員,調到近代史所民國史研究室工作。民國史研究室的同事發現,王岐山不僅關心學術,還關心國家的前途,很愛琢磨新現象。“那時候廣東剛剛有人開始做生意,但我們身邊還沒有,有一次王岐山問我,你是願意每月賺90塊錢端泥飯碗,還是每月賺60塊錢端鐵飯碗呢?我想了半天,沒有回答上來。我心裡琢磨,他考慮的問題都很新啊!”曾與王岐山同在民國史研究室的任澤全告訴《環球人物》記者。
80年代初,王岐山從社科院調入國家農業委員會,1982年,國家農委被撤銷,成立了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以下簡稱農研室)和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王岐山在農研室聯絡室工作。
在農研室工作期間,王岐山還在事業上幫助過很多同事。曾與王岐山一道被合稱為“四君子”的黃江南告訴《環球人物》記者,王岐山在農研室工作期間經常參加有關農業經濟和改革問題的研討,總能提出意見甚至是核心意見,但文章發表之後,他從來不署自己的名字。“岐山樂於在同伴背後做推手,不和別人爭功。我遇到過一些幹部,下屬寫了文章,他不僅要署名,還恨不得把別人的東西說成是他的。兩相對比之下,差距太大了。所以,看岐山的學術貢獻,不能以文獻量作為唯一標準,很多成果有他的思想,卻沒他的署名。”
我們知道,王岐山的青年時代,經歷了歷史學、經濟學等專業領域,經歷了陝西省博物館、社科院、國家農委等多個部門,“跨界”特點鮮明。但他都能很快進入狀態,不管在哪兒都幹得風生水起。日後,他走上更大的舞台,從防範廣東金融風險、抗擊北京“非典”、籌辦北京奧運會,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再到挑起中紀委大梁,力推反腐倡廉、從嚴治黨的新氣象,也是如此。他之所以有如此的“穿透力”,把個人的情懷交給國家的命運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他坐得住歷史研究的冷板凳,也能在經濟改革的眾聲喧嘩中探尋方向,還葆有傾聽各方意見的虛懷若穀。他的書本裡有國家命運。正是這一點,給了他遠行的底氣和力量。
誠然,今天的王岐山之所以受人關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反腐和廉潔政治建設不僅深刻影響著中國社會,也牽動著海內外關注的目光。由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青年王岐山為今天的政治生涯埋下了怎樣的“伏筆”?
嚴於律己是一個答案。作為高幹家的女婿,他生活樸素到近乎苛刻;作為局級幹部,他身上的“官氣”太過稀薄,以致在幹部門診遭到護士的奚落;作為中央工作人員,他拒絕地方官場陋習,讓頂著酒杯跪地的幹部灰頭土臉……所有這些,讓人看到了一個青年幹部頂天立地的正氣,感受到了權力的謙抑,更感受到了一個“堪當大任”者對民眾發自心底的敬重。這,正是走好從政之路的堅固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