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6日電/“這是機動車通行的,這裡走非機動車。”前日,漢陽楊泗社區70歲居民李希付,開心地對記者說,自己潛心研究10多年的交通樞紐模型近日設計完成,“如果城市道路按此設計,既不需要信號燈,又不會造成擁堵,可有效緩解‘城市病’。”
記者看到,交通樞紐模型分成地下一層、地上兩層,下面車道是東西車輛左轉與右轉及調頭車道、地面是南北車輛直行車道、地上一層是南北車輛左轉與調頭天橋、地上二層是東西車輛直行及南北車輛右轉天橋(如圖)。
李希付介紹,10多年前,他從洪湖退休後來到武漢,城市生活令他不太適應,他想著:如果城市跟家鄉一樣,推開窗戶便是水景,夏天荷香撲鼻,那該多好。靈感一閃現,他便開始了行動,從交通規劃開始設計。
從2000年起,他幾乎走遍了武漢的大街小巷,歸納了三鎮31條南北向、東西向主幹道,並根據實際道路情況設計完成自己理想的交通模型。2006年至今,李希付邊做邊改,共做出四個版本。
昨日,記者聯繫上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該院工作人員稱,道路、橋梁等交通樞紐的規劃是個專業課題,每個交通樞紐的設置根據道路情況、車流量等問題各不相同,要多方面考慮,個人力量很難完成。但是,李希付老人的研究精神值得鼓勵。
(來源:《楚天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