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28日電/隨著“四風”整治的深入,權力監管越來越嚴、制度籠子越織越密,黨員幹部作風明顯好轉,人民群眾普遍歡迎。與此同時,一些黨員幹部感到“為官不易”,思想滑入另一個極端,不敢擔當,躲事怕事,為官不為。改變這種現象,既需要加強教育引導,又需要提供相應保障。對於黨員幹部來說,必須牢記職責使命,自覺克服為官不為、勇於擔當盡責。
克服為官不為,須端正為官動機。黨員幹部必須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是公職、職責是公務,維護的是公益。特別要摒棄“既當官又發財”的落後思想,不拿不易為不為遮羞,不用乾淨為不幹事開脫。為此,應端正為官動機,將心理預期調整好,絕不能把不當利益當成當官應得的利益;強化宗旨意識,始終牢記“兩個務必”、踐行“三嚴三實”,以為民務實清廉的實際行動為改革發展凝聚正能量。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暫避風頭的思想,從心理上盡快度過不適應期,踏踏實實幹事。
克服為官不為,須改進考核工作。發揮紀檢監察督查、組織部門考察的規範導向作用,完善針對不作為現象的監督、檢查、糾錯制度,強化對幹部“所作所為”的監督考核。改變過去“不提拔不考核、不到年底不考核”的做法,加強幹部日常考核、專項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完善績效評估、群眾評議、實地調查等了解幹部的辦法。改變單純在地區之間、部門之間橫向比較的辦法,把幹部考核的重點放在其在位期間解決本地區本部門突出問題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上。尤其要把為官不為作為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內容,嚴格執法執紀,讓不為者受到懲戒,把為官動機不純者堅決清理出幹部隊伍;探索公務員合理退出和淘汰機制,打通幹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路徑。
克服為官不為,須強化社會監督。建立規範化、部門共享的公共行政與服務平台,如政務大廳、資源交易中心、政務信息系統、質量(食品藥品)檢測中心等,實行辦理程序、期限公開承諾,以利於社會監督。利用網絡和其他媒體定期開展部門和基層單位向社會公開述職,把履職評價權交給社會。以解決群眾辦事難問題為切入點,開展正風肅紀治理行動,發動群眾監督舉報不作為的官員,讓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大事幹不了、小事不願幹,習慣於“平平穩穩占位子,忙忙碌碌裝樣子,吃吃喝喝混日子”和“冷橫衝、奢私貪”的人沒有市場、受到懲處。
克服為官不為,須提供必要保障。基層和一線幹部承擔著把黨和政府的政策落到實處的職責,負責“最後一米”和“臨門一腳”。群眾對為官不為的意見有不少與基層和一線幹部有關,一些侵害群眾利益的現象也多發生在基層。基層和一線幹部成天面對柴米油鹽,思考的問題很實際,但目前他們的工作壓力很大,待遇卻較低,升遷機會也較少。因此,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多為基層服務,把人力和資源更多地放到基層,讓基層和一線幹部有職有權地工作;同時,保證他們的工資、津貼等待遇,並給他們創造更多的發展進步空間。
(消息來源:《人民日報》,作者為中共黑龍江省伊春市委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