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當監獄內腐敗叢生時,有關方面還按照“主流是好的,問題是個別的”邏輯去處理問題,和“打圓場”“護短”有什麼區別?其結果只能是治標不治本,乃至遮掩了膿包。
昨天央視報道:黑龍江在押犯獄中獵艶案調查結果公布,訥河監獄長政委等14人被處理。調查稱涉案犯人王東與探望女子發生性關係證據不足,事發監控視頻因時間久遠無法還原。
好一個“證據不足”“視頻無法還原”,給出這樣滿是消極味道的說法,早有“征兆”。
此前,央視披露,黑龍江訥河監獄拒絕提供“犯人與女子發生性關係”監控視頻。前後說法不一致,本就耐人尋味。
同樣引人關注的是,具體處理了哪些人,相當模糊。還是澎湃新聞得到的訥河監獄內部文件解開了這個“謎底”:相關人員受到了撤職降職免職的處理,或調離工作崗位。
東方早報披露,第三次入獄的王東在訥河監獄織就了一張龐大的人脈網,犯人、獄警、親屬、情人甚至監獄外小販都參與其中,他們幫助王東傳遞違禁品甚至幫助他騙財騙色。甚至,一條發給受害者的短信即是一名獄警幫忙編寫的。
澎湃新聞則報道稱,犯人在監獄內使用手機、賭博、喝酒、開火做飯乃至脫逃、自殺外,犯人因無錢上交被獄警打傷眼睛、兩獄警將犯人活活打死……惡性事件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在訥河監獄接連發生。
一個監獄,潰爛到如此地步,讓人觸目驚心。這樣的處理合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