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紅場閱兵是俄羅斯的傳統。歷史上,紅場閱兵多達一百多次,堪稱世界之最。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24周年的閱兵式,是舉世聞名的紅場閱兵。在德軍兵臨城下的危急時刻,斯大林照常閱兵,受閱部隊隨後直接開赴前線。二戰後,蘇聯紅場閱兵每年至少兩次,分別在5月9日(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和11月7日舉行。
人民網-環球時報報道,蘇聯解體後,紅場閱兵一度叫停。1995年,俄羅斯重新開始紀念勝利日,但為表示與蘇聯歷史拉開距離,葉利欽選擇緊鄰俯首山勝利紀念碑的庫圖佐夫大街作為閱兵地點。第二年,俄恢復在紅場舉行勝利日閱兵式的傳統,但不展示重型裝備——直到2008年5月9日才再度現身。11月7日的紅場閱兵則直到2005年才恢復,紀念主題由“十月革命節”改為“軍人榮譽日”。
對於2008年勝利日閱兵恢復“蘇聯標準”,《俄羅斯商業咨詢日報》曾報道說,執意在閱兵式中引入裝甲軍備的並非軍方,而是國家領導人。該報援引俄專家的話稱:“我們在(上世紀)90年代放棄閱兵式,是因為蘇聯價值觀被貶損得一無是處。如今,政府試圖重燃國民的大國自豪感。”因此,從蘇聯國歌到軍工綜合體,只要與昔日強大軍力扯得上關係的,都有了用武之地。
俄羅斯的大閱兵從來都具有鮮明的政治色彩。對俄羅斯人來說,紅場大閱兵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例行儀式或可有可無的“政治習俗”,而是國之大事,蘊涵著強烈的民族意志和豐厚的政治內容。2010年勝利日期間,梅德韋傑夫以及其他俄高官曾不斷抱怨一些國家詆毀蘇聯的二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