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淩羽的照片 |
中評社北京11月29日電/城陽區是山東半島外資企業最密集的區域,4000多家外資企業尤其是大量的韓資企業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萬名外來務工人員。外來工人不斷湧入的同時,隨之也帶來了近3萬名兒童。
《青島晚報》報道,其中,讓城陽區教育部門壓力最大的還是6000多名學齡前外來娃。在流亭街道,有不少“外來工人村”。
幫著媽媽賺錢養家
5歲小女孩一天能鑲千顆鑽
流亭街道的李家女姑社區曾是一個一千餘多戶的村子,如今隨著大量外資企業和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這裡的絕大多數住戶已在院子裡蓋起了小平房,接納著一家又一家來自外地的打工者。周邊大量韓資企業和規模龐大的商貿城將業務層層下放轉包後,這些專門租給外來務工人員的小平房變成了小作坊。
在李家女姑一間十餘平方米的小手工作坊裡,29歲的趙丕丕正和6名工人一起忙著在日光燈下製作工藝品。一個5歲小女孩凌羽格外引人注目,她正在聚精會神地給一只耳環鑲鑽。因為鑽粒只有小米粒般大小,小姑娘不得不把頭壓得很低,眼睛幾乎要貼到手中的耳環上了。她小心而費力地盯著鑽粒,一顆顆粘到耳環上,還沒鑲幾顆,額頭上已滲出了密密的汗珠。
記者看到,每只耳環上共有35個直徑一毫米左右的小鑽孔,因為從3歲就開始幹這活的緣故,小姑娘已經鑲得很熟練,四五分鐘的工夫35顆小小的鑽粒已被整齊地嵌在耳環上。
“凌羽,把頭抬起來,不要老靠在上面,小心把眼睛累壞了! ”由於擔心孩子的眼睛,趙丕丕不時地提醒著小凌羽。因為太費眼的緣故,趕活的大人每幾分鐘都會抬起頭來用手揉一下雙眼。凌羽一家來自平度,媽媽隔幾天就要到附近的韓國資企業或者是周圍的飾品城去轉包一些小活,帶回到出租房內和幾名工人一起幹。“鑲上35顆鑽粒就可以賺一毛七分錢,像我這樣一天除了吃飯從早到晚雙手不停地幹,也只能賺五十來塊錢,掙的都是些別人不願意幹的辛苦錢。
“凌羽從3歲就能幫著我掙錢了,每天下了幼兒園就跟著忙活,她一天能鑲1000多粒鑽,多得時候也能掙個十塊八塊的。”看著眼前正在忙活的5歲女兒,凌羽的媽媽既心疼又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