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從零起步”的索契用七年時間建成一座冬季運動之城,用兩周時間為世界呈現一屆精彩的冬奧會。索契的經驗對於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北京和張家口來說,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低起點索契三次申奧圓夢
索契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就提出申辦1998年冬奧會,1994年又提出申辦2002年冬奧會,但由於蘇聯解體之後虛弱的國力,兩次申奧嘗試均未躋身候選城市名單。可以說,當時的索契除了海濱和雪山美景,能給人留下印象的恐怕只有破敗的城市面貌和落後的基礎設施。
90年代的索契毫無活力,是一座依靠蘇聯遺產勉強維持運行的城市。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在索契冬奧會開幕前夕,刊發一組題為《索契如何輸給美國人》的圖集,讓人看到索契20年前申辦2002年冬奧會時的衰敗城市面貌。
當時的索契棚戶遍地、垃圾圍城,只在海邊有幾座像樣的度假酒店。此外,當時正值車臣宣布獨立,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前夕,同在高加索山一脈的索契安全形勢嚴峻,街頭遍布持槍軍警。這樣一座城市無論如何也不具備承辦冬奧會的條件。
伴隨俄羅斯經濟恢復元氣,索契成為俄羅斯一扇新的開放窗口,一些國際會議、經濟論壇在此舉行,讓這座小城有了一些生機。2006年索契再次提出申奧,這次它已具備同其他候選城市相抗衡的實力。
不過就在2014年冬奧會主辦城市揭曉前一個月,在國際奧委會的申辦城市評估報告中,索契的評價等級還是“非常好”,比韓國平昌和奧地利薩爾茨堡的“最優”等級依然稍遜一籌。但在總統普京的高度重視之下,索契上演絕地反擊。2007年7月4日,國際奧委會舉行全會,投票選舉2014年冬奧會主辦城市,普京親自出馬,用英文和法文做最終陳述,這樣的最後一搏讓索契以微弱優勢戰勝平昌,實現俄羅斯人的冬季奧運夢。
基礎設施建設是核心
眾所周知,索契冬奧會投入高達510億美元,而用於場館建設和賽事籌備的資金,實際僅為70億美元左右,其餘花費全部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申奧成功後,索契首先開始惡補基礎設施欠賬,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建設活動。
當地居民回憶道,至少從2009年開始,索契全城就變成一個大工地,工程車輛遍地,煙塵灰土漫天。索契奧組委主席德米特裡•切爾內申科在一次籌備工作匯報中指出,索契為舉辦冬奧會建設了74個基礎設施項目,567公里的公路和鐵路,其中包括22個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