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運動投入大,產出小,很多北方省市為了將有限的體育經費用於取得更多、更好的競技成績,就會砍掉冬季運動項目。就拿冰球來說,過去北京、山西、內蒙、新疆等北方省市都有球隊,但後來都不搞了。”姚乃峰說,當大眾冰上運動出現萎縮的勢頭時,政府再減少對競技的投入,無疑將加劇冰上運動整體的衰落速度。
北京曾經擁有雄厚的冰上運動基礎,也曾有機會成為中國冬季運動的發展的“領頭羊”。據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蘭立回憶,在1984年全國冬季運動工作會議上提出的中國冬季運動發展戰略,就是“以北京為中心,以東北、西北為兩翼,北冰南展。”
在姚乃峰的記憶裡,1981年,世界冰球錦標賽C組比賽在北京舉行,首都體育館裡觀眾爆棚,“振興中華”的口號正是北京大學生在那次冰球比賽期間發出的時代強音。那次冰球比賽之所以能夠成為一次歷史事件,不僅僅因為恰逢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也與冰球當時在北京的普及度和影響力有關。
然而,隨著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以後冰上運動在北京衰落,北京的冰球比賽再也沒有出現過觀眾爆棚的盛況,到幾年前舉行的亞洲冰球聯賽時,中國隊在北京的主場比賽,觀眾已經為數不多,中國冰球實力更是大幅度下滑。
民間冰雪運動升溫促“北京模式”誕生
姚乃峰在帶領中國女子冰球隊參加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後,從主教練崗位上卸任,從此便開始投身冰球的大眾推廣工作。
2005年之後,姚乃峰致力於北京青少年冰球業餘培訓,他見證了近10年來北京青少年業餘冰球運動的迅猛發展。
“北京最早只有4支業餘青少年冰球隊,現在有100多支,發展速度很快。”姚乃峰表示,“北京的冰上運動在2007、2008年以來,正經歷一次發展高潮。”
“富裕家庭傾向於為子女選擇高端運動項目,這是北京冰上運動出現這一波發展高潮的主要原因,”姚乃峰認為,北京的經濟發展水平居於國內前列,中產階層龐大且國際交流頻繁,滑冰、冰球是西方主流的體育項目,北京的許多富裕家庭傾向於讓女孩練習花樣滑冰、男孩打冰球,除了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或團隊合作精神。還有很多家庭是希望通過子女掌握一門西方主流的運動技能,為今後出國留學增加一些競爭優勢。
隨著新一輪滑冰熱的興起,北京的商業性滑冰館大量出現,據姚乃峰估計,北京目前僅標準的大型滑冰館就有5座,中小型滑冰館也有10多家。青少年滑冰、冰球俱樂部遍布在各個滑冰館中,“北京是國內目前對滑冰、冰球教練需求量最大的城市,”姚乃峰表示,以冰球為例,許多東北的冰球運動員退役後都來北京工作,“北京的冰球教練95%以上都來自東北。東北任何一個城市都不可能提供這麼多的青少年冰球教練職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