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經濟社會意義,申冬奧對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促進作用顯而易見。交通、環保、文教等多項事業綜合治理發展,最好的機會莫過於申辦奧運等大型國際活動,多年來國人都有切身感受。
冬奧會因自然地理環境的特殊要求,可能得到國際奧委會和國際體育組織更多技術上的指導和支持。實施《奧林匹克2020議程》,有待於各個細節的嘗試和摸索,國際奧委會需要一個持積極合作態度的東道主。如果北京申辦成功,將在冬奧會項目設置、辦賽模式等多方面成為國際奧委會改革大業的夥伴。節儉、環保、文化等都是雙方一致的目標,中國作為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懂得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無論榮譽還是利益,利用做東得到好處,從來是申辦奧運會的動機之一,無可厚非。中國在國際奧林匹克運動中還年輕,熱情多於經驗,更重要的是願意與時俱進地面對世界和時代,在奧運改革發展中有學習之心,無稱霸之意。
100天後,國際奧委會將在亞洲兩個鄰國之間做出抉擇,盡管國家疆域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在五環旗下都是大家庭的平等成員。人們將會看到一個發展中大國已經做好准備。(來源:國際在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