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產業研究專家鮑明曉表示,冬奧會的籌備工作必須綜合考慮到場館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因素,從場館建設階段就要考慮統籌規劃,在專業訓練、大衆開放、休閑旅游、冰雪產業等多個維度實現對場館的最有效的賽後利用。他說:“比如很多場館未來都將是國家級景區,參觀的人數多得不得了,這種設施一開始就不要考慮到單一的體育功能,不要走二次開發的道路,那樣既增加成本也影響賽後運營。”鮑明曉認為,在籌備階段,可以進一步引導民間資本介入,在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方面拓展新渠道,延長冰雪運動產業鏈,在冰雪用品制造、主體旅游、運動培訓等領域打造中國自己的冰雪產業品牌。
另外,鮑明曉也談到,場館運營人才需要保持本土化和連貫性。他說:“場館運營的人才經過奧運會鍛煉後,如果賽後跑了,就是一個浪費。場館的運營團隊一開始就應該由本地人來承擔,總的原則就是要考慮到跟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
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佟立新表示,冬奧會場館在多維度利用的同時,也不要忽視其本身體育功能的開發。他說:“主要還是應該用於本項目訓練和比賽,還有青少年培養、大衆參與等等。設計時、建設時就應考慮綜合利用、賽後利用的問題。應該盡可能用於本項目,然後其它體育,然後旅游,然後文化。”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