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泰森一語成讖。今年6月,通過在委內瑞拉舉行的一場預選賽,3名職業拳手加入到本屆奧運會的名單中,其中曾戰勝鄒市明的前IBF蠅量級拳王阿泰?倫龍,和喀麥隆的前WBO(世界拳擊組織)中量級過渡拳王哈桑最受矚目,可惜,前者在上演了一場類似摔跤的表演後,便被法國小將技術性擊倒,而哈桑甚至沒能闖過首輪。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這次深度握手,因亟待更加明晰的判罰規則和留給職業拳手備戰、降重等時間不够充分等原因,顯得倉促而狼狽,二者的距離不近反遠。
而另一個與奧運會逐漸疏離的正是讓德約科維奇興趣索然的“取消了積分的奧運網球”。由於職業化體系形成較早,網球一直在與奧運會的博弈中占據主動,1924年便退出過奧運大家庭,後來隨著項目影響力逐步提升,1988年漢城奧運會,網球又被國際奧組委邀請重返正式比賽項目,當時的網球也像現在的高爾夫一樣經歷過退賽潮。為吸引頂尖選手參賽,2000年悉尼奧運會,ATP和WTA才開始為奧運參賽球員設立巡回賽積分,可惜在去年國際網聯與ATP因賽事利益發生衝突後,奧運會成了躺著中槍的犧牲品。因此,衛冕男單冠軍的穆雷似乎除了金牌和一掰就壞的奧運紀念品,收獲更多的只有精神上的榮譽和記憶。
可也不是所有職業化程度高的項目都在奧運會面前扮相高冷。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NBA就因為派出群星代表美國男籃取得優異表現,得到“夢之隊”稱號,將自己推廣到全世界,而支持頂級選手參加奧運會也在此後成為NBA的慣例。即便現在球星熱情度也有所下降,如本屆奧運會哈登、庫裡、格裡芬等人紛紛缺席,但在格蘭特的領銜下,夢之隊依然給了奧運會不少底氣。
“FIBA(國際籃聯)商業化建設上與FIFA(國際足聯)差距較大,如世界籃球錦標賽和世界杯,始終沒有形成自成體系的完整商業化平台,在這樣的背景下,其對NBA不構成威脅,NBA支持奧運會,也就做個順水人情。”在張慶看來,非賽季組織球員參加比賽,對NBA并沒有多大影響,反而擁有各國聯賽自成體系的FIFA,很難給予奧運會足够支持。
從最早排斥職業運動員參與到現在業餘選手准入門檻攀高,黃亞玲表示,在奧運的字典裡,職業和業餘的界限趨於模糊。兩者若遠若近的距離,在張慶眼中就是動態平衡的過程,“就像以前奧運會拒絕商業化,但洛杉磯奧運會後有了明顯變化,辦賽成本越來越高,對職業體育的態度也是這樣。”但在奧運會的巨型杯碟中,除了部分職業化程度高的項目外,大量非主流項目也不可小覷,這讓奧運會具備還沒有哪個單項體育組織可以對其形成挑戰的底氣,“高爾夫、網球出現的變化,都不足以左右奧運會的全球影響力,至少對公平的追求和促進青少年通過體育成長的價值是其他單項運動無法替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