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5日晚8時,韓國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8分鐘”表演,預示著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進入“北京周期”。 |
中評社北京4月15日電/2018年2月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北京八分鐘”驚艶世界,24名輪滑演員與智能機器人翩躚起舞。其中兩名“熊貓信使”代表國人向全世界發出邀請,讓所有人對“2022北京冬奧會”充滿期待。作為平昌冬奧會閉幕式的壓軸時刻,“北京八分鐘”不僅引來無數外國友人的驚嘆和掌聲,還燃爆了國人的民族自信。
據了解,這24名輪滑演員均是北京體育大學的學生,他們并非演員出身,卻給世界帶來了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為了這台上的八分鐘,學子們在京北昌平南口的寒冬里堅守了3個月,進行了近百天的集中訓練。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走進北體大,探訪“北京八分鐘”背後的故事。
學生演員練“抗凍” 發梢汗水結成冰
“冷”,是輪滑專項學生趙天月對去年冬天最大的感受。2017年11月某一天,北京體育大學舉行了一場選拔,他和其他輪滑專項同學被叫去參加,在學校進行了10天體能訓練後,就被拉到了北京昌平南口——一個溫度最低且風最強的地方。“當時老師就告訴我們要去韓國參加一個演出,沒有說具體是什麼。”趙天月回憶說,但同學們都猜到了,那個時間、那個地點,和平昌冬奧會的閉幕時間是吻合的。
每一位被選拔上的學生,內心都是興奮的。但很快,他們的熱情就被殘酷的現實澆滅了。在這個依照平昌舞台1:1比例定制的場地上,他們開始了每天8個小時的訓練,包括體能、形體和聯排。參加訓練的葉玉衝回憶說,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天氣,一個“八分鐘”練下來,里邊衣服已經濕透了,風一吹特別冷,“早晨跑步時,汗水都會在頭發上結成冰”。
錐心刺骨的冷,讓這群鐵骨錚錚的男子漢第一次嘗試暖寶寶貼,“當時擔心演出服太薄,平昌又特別冷,我們在出發前做了一個‘抗凍實驗’。”葉玉衝說,他和另一位同學當模特,一個人在內穿速幹衣上貼上暖寶寶,再裹上保鮮膜進行保暖;另一個人先把保鮮膜直接裹在身上,再在速幹衣上貼好暖寶寶。實驗證明,兩種方法都不“抗凍”。
對於在輪滑隊伍里扮演熊貓信使的邢志偉和於廣水來說,除了冷,他們還比別人累。高2.45米、重30斤的熊貓衣服,讓他們倆剛穿上時“有點跟不上大部隊”。“就那個木偶頭,壓在肩上,就像挑了兩大桶水。”邢志偉回憶說。他們肩上只有兩個受力點,一天訓練下來,“肩膀和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