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鍛煉隊伍和打好比賽從來都不是相悖的。打不好的比賽有可能跟使用了沒有經驗的年輕球員有關,但打得好的比賽是因為使用了年輕球員的戰例同樣比比皆是。沒有人生來就能獨當一面,但總不能獨當一面的球員非要放到國家隊裡豈非浪費名額?現在,連中國男足都不拿鍛煉隊伍當台階了,中國男籃的外籍主教練就更沒這個必要了。有一說一,不費口舌還通俗易懂。況且世錦賽好歹也是世界頂級大賽,拿世錦賽給奧運會練兵,理論上可行操作上不便,對人民群眾的娛樂也不負責任。球迷也不是4年才看一次球,一看就非得看奧運會吧。
其實,世錦賽重用年輕人完全沒問題,世錦賽小組出不了線也沒啥大不了,但非得惡人先告狀似的給自己找一堆借口就不好玩了。比賽有輸贏,盡力為上策,要相信中國球迷是講道理的。
更何況觀者如果按照鄧華德的思路選擇性失語的話,那中國男籃恐怕就只剩下姚明腳部的“鋼釘之爭”了。美媒體說姚明腳部有16根鋼釘,“姚之隊”則辟謠說只有3根,到底是幾根才能讓人不大跌眼鏡呢?恐怕更多的人還是會選擇在姚明複出後去看看這個大個子的場上表現吧。
所以,糾結場上的數據總好過糾纏鋼釘的數量,這樣,中國男籃也才不至於在沒有姚明之後變得乏善可陳。這個道理鄧華德應該懂,除非他也還在關注鋼釘的問題。
有無姚明的中國男籃原本就是兩個檔次的球隊,讓二者的差距盡可能變小,才是中國籃協請來外籍教練鄧華德的原因。(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