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31日電/新華社報道,早早“拋棄”了國足的亞洲杯精彩依舊,也不斷在給中國足球“上著課”。
一流水準的日韓對決、強悍依舊的澳洲袋鼠、技術提升的“中亞鐵狼”、飛速進步的“黑馬”球隊,他們在不斷講述“足球應該是這樣踢”的同時,更一次次挑戰著這個常年“後進生”的信心:在亞洲足球大踏步前進的腳步中,你們憑什麼闖入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的最後十強?又憑什麼能從四個半名額中搶到一張巴西入場券?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作為看客的中國足球從亞洲杯草草出局、對手進步神速的現實中感受到的巨大壓力。正如一位球員在微博中所寫:“需要改變,不能再這樣混吃等死了”,這種驚愕之感何嘗不是與對手全方位差距的寫照?
面對這樣緊迫的困境,去年曾擊敗韓國、法國等一些強隊的國足讓人看到了些許復甦的勢頭,這點值得鼓勵,管理者和教練員的努力也值得肯定。但目前來看,這種有限的進步遠遠不夠:在場上,面對凶狠的逼搶時,所謂的技術流控球依舊是後場的無效倒腳,陷入包夾的球員依舊孤立無援,隊友依舊不會合理扯動、接應,僵持時的陣地進攻依舊是那把解不開的“死鎖”,整場有效的二過一傳遞依舊少之又少。
這樣的場面對於中國足球再熟悉不過了,更熟悉的恐怕是又一個世界杯周期的豪賭,目前引起爭論的“土帥PK洋帥”的選擇便透露出這樣一個跡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