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1日電/北京日報報道,在上周末結束的2011年中國乒乓球公開賽上,中國隊再次包攬4項冠軍。不過在女單半決賽中,新加坡名將馮天薇淘汰國乒新銳劉詩雯,還是令東道主捏了一把汗。然而縱觀世界乒壇,以馮天薇為代表的強力“海外兵團”仍是幾張老面孔。新加坡女隊主教練周樹森和中國香港女隊主教練李惠芬均表示:本隊正在著力培養本土選手,以圖緩解對“海外兵團”的依賴。這也是2008年“海外兵團”限令生效後,乒乓球項目發展的一個趨勢。
國際乒聯限令效果初見
由於中國乒乓球人才濟濟,相對於基數龐大的專業人群而言,代表國乒征戰國際大賽、贏取名利的機會少得可憐。因此,近20至30年來,數以百計的中國球員赴海外發展,遍布世界各地。他們絕大多數成了隊中的絕對主力,並在世界大賽中不時“爆冷”給中國隊製造麻煩。但國際乒聯對“海外兵團”並不滿意,認為高水平賽事中“到處都是中國人”,阻礙了各協會對本土選手的培養。
因而,國際乒聯於2008年3月通過了對“海外兵團”的限令,並於當年9月實施。限令規定:年滿21歲的選手若要代表“新東家”參加世乒賽或世界杯,必須在該國或地區定居,且在該協會注册滿7年。
目前來看,限令已收到顯著效果。近年來,中國選手“出走”人數增速急劇下降,“海外兵團”正呈現萎縮之勢。而原有“海外兵團”也在逐漸老化,今年鹿特丹世乒賽上,“海外兵團”的整體成績就明顯下降。
此外,中國職業球員生存狀況明顯改善,也是“海外兵團”縮水的重要原因。原籍北京的美國隊老將王晨認為,現今中國選手的成長環境已非當年可比:“他們有機會拿大學文憑和獎學金、參加國內聯賽,過上富裕的生活,自然不願離開。”
同時,近年仍有個別球員在未滿21歲時走出國門。不過他們由於尚未成熟,水平有限,仍需打磨,並不能與成名後轉投其他協會的老一代“海外兵團”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