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明接受采訪 |
中評社北京7月22日電/如果醫生宣布50歲之後你的雙腿將無法行走,如果有人在你的腿裡放上十幾根鋼釘令你坐立難安,你還會為了夢想執意向前嗎?對姚明而言,肉體上的折磨鮮活而真實,緊皺的眉頭、如雨的汗水、一瘸一拐的背影,在31歲的黃金年齡,姚明終于可以對這一切說再見。然而,精神上的壓力更需要你自己去承受和化解。初闖NBA(微博)的日子,面對外界的嬉笑與怒駡、奚落與歧視,姚明淡然一笑,用感謝去化解,用自勵去辯駁,這些才是伴隨他一生取之不竭的財富。
克服孤獨
光環漸漸褪去,一切回歸本色。那時姚明只是個孩子,4歲時他身高已達1.25米,體重53斤,媽媽要給他買32碼的鞋子,爸爸則給了他一個籃球。
身為籃球名將之子,似乎這一生的路只有一條,而且必須做得比其他人更出色。9歲時和14歲的孩子一起訓練,12歲時和16歲的“大哥”們比賽,姚明一直被拔高一籌。在那樣的環境中,他也從來沒有認為自己就是出色的,那時的他,瘦小、孱弱,胳膊細得仿佛能被輕易折斷,只有身高是唯一的優勢。
和大孩子們一起,姚明總會覺得孤獨,對籃球的喜歡也不是發自內心的,“是一種對父母昔日風采的自豪感驅使自己去嘗試一下,另外身高的特殊性也帶給我對球場的一些嚮往。”
一次次被撞倒,一次次被蓋帽,卻沒有人見過姚明的泪水,成長過程中迎接他的並不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而是暴雨和雷電,這個孩子倔強地抵抗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