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女足4場比賽下來面對如此密集的賽程竟然僅僅使用過15名球員,還包括近兩場替補登場的馬曉旭,實際上僅有14個球員在比賽,而澳大利亞和日本隊都先後有20名球員登場,因此就不難理解李家軍為什麼連續出現下半場體能不支、把握機會能力差的原因了。除此之外,鋒無力在本次大賽中暴露非常明顯,儘管“悍馬”組合、徐媛、尤佳等進攻球員輪番出場,但她們狀態低迷,4戰下來全隊僅有對陣弱旅泰國時的兩球入賬,這也成為提前出局的主要原因。但奇怪的是,聯賽表現出色的天津選手王珊珊等進攻好手卻得不到李霄鵬的征召,而大運會上帶領中國隊拿到金牌的畢妍也無緣本次賽事,如此用人確實讓人搞不懂。
頻繁換帥留隱患
中國女足的輝煌,得益於上世紀80年代女足運動在中國的蓬勃發展,並且很早就建立起了專業體制,這也帶來了“鏗鏘玫瑰”的全盛期,但經過9年頻繁換帥的折騰以及用人失誤,中國女足加快了下滑的腳步。
從2002年起至今,中國女足先後更換了10任主帥,無論是本土的馬良行、張海濤、王海鳴、裴恩才、商瑞華,還是洋帥多曼斯基、伊麗莎白,莫不是屁股還沒坐熱就被迫走人。缺乏長遠的戰略規劃,戰術思想的混亂不一,最終也導致了中國女足一滑再滑。可以說,正是中國足協在選帥用人上的首鼠兩端,造成了這些年裡,中國女足揮霍了最好的基礎和資本。隨著女足人口的減少,中國女足整體實力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中國足協長期缺乏對女足運動的支持,中國女足無緣奧運只不過是扯下了最後一塊遮羞布,而李霄鵬只不過是足協這場賭局的替罪羊而已。
玫瑰凋零已成事實,中國女足的未來在哪裡,著實令人茫然。(來源:《天津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