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體育報:中國女足的“需求”是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3 10:08:47  


中國女足無緣倫敦奧運會
  中評社北京9月23日電/現代人是悲哀的,因為真正讓他們迷茫的,並不是如何實現“需求”,而是搞不明白什麼才是自己的“需求”。對於中國女足,同樣如此。

  兵敗濟南,有關中國女足的報道連篇累牘,其中有一段文字很值得玩味:在賽後休息室,韋迪安慰了球員,他告訴大家,“以後,踢球的女足球員,我們都保證能上大學。”這算是一個好消息,但問題的關鍵是,上完大學後的工作,誰來安排?

  可以肯定,這篇報道的作者一定是一個實打實的中國女足擁躉,甚至將她們當做親人般設身處地為其著想,但現在的中國女足,真正的“需求”,就只是一個簡單的“上大學”、“找工作”麼?

  這或許是一個正常的邏輯:女足球員為國家利益付出了,努力了,國家就應該為其安排好出路,上大學、找工作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需的。且不論這種邏輯是否真的立得住腳,將在球場上一往無前、永不言敗的女足姑娘們和生活中事事需要國家幫助的“弱者”聯繫起來本身就有待商榷,更何況,也未必是所有女足姑娘都希望“上大學”、“找工作”……

  問題真正的關鍵,還是搞清楚中國女足究竟缺什麼,她們的“需求”又是什麼。

  之前媒體曾拋出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在日本、澳大利亞、德國、法國、美國等國家,女足運動員的待遇同樣不高,但參與女足運動的人還是很多?原因就是這些國家特殊的女足運動發展模式:德國、法國等歐洲女足運動員大都隸屬於職業足球俱樂部,比如柏林赫塔、裡昂,這些職業足球俱樂部在著力發展男足運動的時候往往也會“捎帶”女足以及其他項目,因此在歐洲,女足運動員的收入有所保障;而像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則一直堅持女足運動和校園體育結合,每所大學、中學、小學都有自己的隊伍,各層級的校園足球比賽也多如牛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