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乒乓外交40年:用體育的語言跨越國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9 20:35:18  


 
  40年來,她數次重返中國,見證了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如尼克松總統訪華時贈送的那十棵紅杉樹一般,在以前從未落足過的土地上扎根、成長、繁衍。“體育,是我們超越國界和文化差異的共同語言。”撫今憶昔,朱迪感慨萬分。

體育外交活力迸發

  作為國際關係史上巧借外力成功外交的一段傳奇,“乒乓外交”的影響力並未隨著1971這個年份的遠逝而消退,體育在中國外交史上所發揮的作用也隨著國祚日昌而愈加活力迸發。

  就在參加紀念“乒乓外交”40周年系列活動的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抵達北京的兩天前,被認為是“辨識度最高”的中國形象代言人姚明在上海接受一項新使命——擔任上海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和榮譽大使。

  “作為公共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日益成為展現國家形象,促進民間交流的有效手段,”曾出任上海城市形象代言人,參與了上海世博會、上海特奧會的對外推廣工作的姚明接受任命時說,“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的‘乒乓外交’,我的前輩在這方面樹立了成功的典範。”

  不會有人質疑姚明能否勝任外交領域的這個職務。在異國、客鄉、外國友人眼裡,這個身高2米26、幽默、機智、善良、勤奮的籃球中鋒,比任何長篇大論都更容易深入人心。今年夏天,為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效力了9年的姚明在家鄉上海正式宣布退役,此舉在太平洋彼岸引起的反響幾乎與中國同等“震級”。

  生於1980年的姚明不是第一個走出國門、走進世界頂級體育聯賽的中國人,當然更不會是最後一個;他的幸運在於,生在了中國放開胸懷、擁抱世界的美好時代。

  就在姚明出生的頭一年,1979年國際奧委會通過了史稱“奧運模式”的“名古屋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中國體育界元老何振梁說:“從此以後,再也沒什麼勢力可以束縛中國的手腳了,中國將為世界人民的友誼和體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1984年,由225人組成的中國奧運代表團來到洛杉磯,參加了第23屆奧運會,並獲得15枚金牌,結束了中國人在奧運會沒有得過金牌的歷史,成為那一屆奧運會上最引人注目的群體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