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6日電/被苦心挖來的張外龍從大連阿爾濱下課,法國“鐵腕”教頭蒂加納向申花遞交辭呈,帕切科被傳出將帥不和、滕卡特為“青春風暴”付出代價、文加達治下的實德積分墊底……中超聯賽6輪戰罷,13名外教中已下課或受下課困擾的多達半數。而5輪剛過的中甲聯賽已有廣東日之泉的可可托維奇、重慶力帆的洛瑞被炒魷魚。
新華網報道,聯賽新賽季開幕僅一月有餘便“下課鈴”一片,問題出在哪?是主教練,是俱樂部,抑或急功近利的中國足球甚至整體浮躁的社會心態?
無視規律
大規模引進外教究竟好不好?前中國國足主帥、現貴州人和隊主帥高洪波持肯定觀點:“對中國足球水平的提高來說是件好事。”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體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金汕也認為,引進外教對中國足球發展利大於弊,請外教本身沒錯,畢竟中國的足球理念跟外國還有很大差距。
中國足協職業聯賽理事會執行局局長劉殿秋說,大規模引進外教是基於市場的需求,而出現下課則有“水土不服”的問題,比如有的外教對中國聯賽了解不深,而球員對外教風格也需要適應,再加上俱樂部對成績比較重視,一旦近期成績不好,球迷表示不滿,就炒教練。他還提到一個客觀原因:中國足球聯賽相比歐洲輪數少,留給洋帥的時間少。
雖有客觀原因,但高洪波認為,教練的使用有客觀規律可循。他說:“一支足球隊形成戰鬥力,基本需要兩三年時間。教練帶隊的頭一年是按照思路構建隊伍,並將自己的打法通過訓練和比賽逐漸貫徹下去,第二年開始成型,第三年才基本達到預期目的。”
北京理工大學總教練金志揚說,不少俱樂部引進外教就盯著在今年中超拿到好成績,這種動機本來就不純,再高水平的教練,要想把球隊帶出成績,也必須有一個周期。“不明白這一點,就將人家炒掉,就是在白花錢。難怪現在國際足壇流行一個笑話——中國足壇‘人傻、錢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