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顔強在一份《中超聯賽商業價值報告》中,亮出了如下數據:“2011賽季前8輪中超聯賽場均觀眾1.76萬人,而日本J聯賽僅有1.5萬人,這是中超聯賽值得自豪的數字。”毫無疑問,高水平的外援和外教到來,讓曾經冷清的中超賽場重新熱鬧起來,擁有眾多的忠實球迷,中超公司才有希望將市場做得更大。顔強說:“中超大環境得到改善,贊助商和中超的商業開發必將迎來新的階段。門票價格的提升、電視轉播收入的增加都將是中超新的盈利點,附帶的市場開發也會成為中超經營的希望。”
球員薪資 上漲明顯
全世界都已知道中國職業足球聯賽“不差錢”。面對中超俱樂部揮舞的鈔票,經紀人和球員不失時機地坐地漲價。根據《中超聯賽商業價值報告》,近5個賽季,中超外援在各俱樂部薪資支出中的比例已經達到了43%,而在轉會市場上,2012賽季2.67億元人民幣的轉會金額中,引進外援占用的資金量占到了80%以上,僅經紀人的傭金就達到了2000餘萬元人民幣。
虛高的外援價格,讓這些多花的錢變成了泡沫,而過高的投入,也讓很多俱樂部不堪重負。
球員成本是目前中超俱樂部所承擔的重大成本。近兩年來,在廣州恒大俱樂部的帶動下,中超俱樂部薪資水平保持著整體持續上漲的態勢。根據顔強的統計,中超俱樂部每年球員薪資的平均支出為5500萬元人民幣,有4家俱樂部超過了這一均線,以重獎著名的廣州恒大俱樂部達到平均支出數的4倍。
在職業體育當中,有一條俱樂部運營基線,稱為“51%定律”,即俱樂部在球員薪資和轉會費方面的投入,不能超過上賽季總收入的51%。
美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NBA)現在保持在48%,屬於良性運營;英超豪門曼聯俱樂部最想恪守51%的底線,但現在達到了70%,而中超高達79%。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如果人力成本不斷增加,而俱樂部收入沒有明顯增長,這樣的聯賽將難言健康。
韋迪表示:“如果中國足協每年有10億元的資金,我們就能夠扎扎實實把想做的事兒都做起來。”然而,現實是每年都有5億多元的缺口。因此,韋迪希望中超俱樂部投資人能把熱錢“用對地方”,呼籲各俱樂部重視青訓工作,加大對青少年人才培養的投入。但是,現實並不美好。各俱樂部為了眼前成績而“活在當下”,認為與其花時間培養本土球員,不如花更高的成本去引進可以取得即時效益的外援。 |